8月8日,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发布了《重庆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到2027年末,重庆市将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覆盖全市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规划》提出,到2027年末,重庆市将形成以国家级基地(中心)为龙头,市级基地(中心)为支撑,区县级基地为基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点,各级各类医学救援队伍为核心力量的覆盖全市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全市将新建7~8个市级基地(中心),其中新建1个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个市级医疗应急演训基地、1个市级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1个市级中毒防控中心和3~4个市级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疫病防治基地。
到2027年末,建成投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好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积极争创国家医疗应急演训基地、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国家中毒应急检测鉴定研究中心和国家认定的市级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
建设国家级和市级医学救援队伍
按照《规划》,到2027年末,全市将实现“3分钟出动院前急救单元、30分钟内出动背囊化队伍、1小时内出动市级专家队伍、2小时内出动区县级队伍、3小时内出动市级队伍、4小时内出动成建制国家级队伍”的目标。
在市级医学救援队伍方面,全市将建设13~14支市级医学救援队伍,即在已建成的2支市级水上救援队、1支市级心理救援队、1支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能力的基础上,新建2支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3支市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1支市级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和3~4支市级中医疫病防治队和紧急医学救援队。
在国家医学救援队伍方面,持续提升国家(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和国家(重庆)中毒事件处置队、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和紧急医学救援队的能力水平。积极争创1支国家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和1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伍。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