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纳斯湖风光蒲公英每一棵草都是草原的世界大唐良相李吉甫宋瓷博物馆半程山水阳光拐了个弯路的变迁
第08版:巴渝文学
上一版   
新疆喀纳斯湖风光
蒲公英
每一棵草都是草原的世界
大唐良相李吉甫
宋瓷博物馆
半程山水
阳光拐了个弯
路的变迁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记事

半程山水

张宗然

  落叶无声,落在芳香的泥土上。是言已尽?还是欲言又止?

  半程山水,半程人生,想必只有落叶知道。

  我尚来不及思考,又马不停蹄地被卷入生活的旋涡。或许是在旋涡中折腾得太久,我似乎比别人更容易疲惫。

  当2023年的高考尘埃落定后,我终于卸下坚强的伪装,等不及在单位食堂吃午餐,便打车来到几公里外的磁器口古镇寻求慰藉。

  磁器口古镇是老重庆的缩影,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往来皆为游客。在这里,我也是一名游客,不必担忧遇到熟人,也不必顾虑姿态是否优雅,只单纯地隐身于茫茫人海中,暂时抛却一切烦恼。磁器口用它的古朴包容治愈我内心的创伤,抚平我紧锁的眉头。

  天空似乎感知我的低落,很应景地下起小雨。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巷》淡淡的忧伤中,我拾级而上,走进了那又窄又陡的石板路。

  石板路上了年纪,油光石拼砌而成的路面高低起伏,经年累月地迎承着风雨。石板两侧吊脚楼散发着沉淀千年的神秘与古朴,也增加了几分文化的厚重感。人行其间,心境慢慢平和,只想融入这永远的古老之中,沿着狭长的巷子一直延伸下去。

  6月,重庆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此刻天空已经亮堂开来,短暂安静的古镇也很快鲜活了起来。

  随着哜哜嘈嘈的市声人语慢慢传入耳中,空气中扑来了辣椒爆香的麻辣感以及牛油专属的味道,那是重庆火锅在超大的铁锅中沸腾翻滚。古道两旁两步一吃,十步一饮,是商家在推荐食物,热情地递过来邀你品尝。老冰棍唤醒童年的记忆,梅子酒的浓郁酸甜在舌尖释放,米花糖散发着木糖醇的甜,一切都是那么漫不经心地冲击着味蕾。甜糯的烤玉米也混合着淡淡的焦香,咬上一口,满足的微笑瞬间就爬上脸颊,漾出眼角细细的鱼尾纹。

  老街上川剧装扮的女孩头戴珠翠,云鬓凤钗,浓妆艳抹,凤目柳眉,美艳得不可方物,正微笑着邀你捧一杯老沱茶,于川剧凄清婉转的唱腔里,品味慢生活独特的韵味。

  穿过热闹的正街,徐徐前行,各色对襟褙子映入眼帘,那是宋朝漫长的身影。

  早在宋真宗咸平年间,千年磁器口称白岩场,因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后又改名龙隐镇。

  龙隐镇的“深水井”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原是一口废弃的枯井,后因救了栽进枯井中的一位皇帝而喷涌出一股清泉。随之周边的许多枯井也流出了甘甜可口的清泉,所以又称“生水井”。历经数年变迁,井也越掏越深,大家就习惯叫它“深水井”了。

  倘若我的同事,那些专业的地质工程师听闻此故事,定会忍不住从岩层、裂隙发育、透水性等角度进行一番科普。然而这缥缈的传说于我,更像是一个穿越了宋明朝的梦境。

  追随历史的脚步来到清朝初年,瓷器慢慢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当年龙隐镇里瓷器业最发达时有70多家,瓷器远销蜀外。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个瓷器转运口岸称为“瓷器口”。又因“瓷”通“磁”,改称“磁器口”。

  瓷器的发展受益于水运的发达。磁器口面临嘉陵江,清水溪、凤凰溪两溪环抱,丰富的水资源、巨大的回水湾,使得磁器口成为一处天然的深水港。

  如今,嘉陵江水依旧向30里外的长江奔涌而去,在水深浪平的江面上,再也见不到磁器口昔日“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的繁华。

  岁月驾舟而行,当我从嘉陵江边一步步拾级而上,走向接踵摩肩的人群,仿佛嘉陵江的水位在向上抬升……

  小酒馆流淌着低沉舒缓的音乐,磁器口古镇的文化脉络延续千年,蜿蜒的青石板路,竹木结构的川东民居,还有那钟家院,一切似乎都在静静地诉说自己的故事与人生。

  山一程,水一程。半程繁华,半程落寞。

  落叶年年有,泥土年年香,岁月这个无情者,摘走了我们的悲欢,就像磁器口的江水浩荡而去,再也不可回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