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花语
对各种各样的花来说,不能怪人类有偏爱。因为进入人类视野的事物,客观上存在着时序、视角和主次之分,只有夺人眼球的才会引起注目。比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傲霜斗雪的蜡梅花……
我时常在山野丛林里、乡间小路旁和城市草地上,见到不少不起眼的小花独自绽放,没看到蝴蝶来青睐,亦没有蜜蜂来采蜜。蹲下身子,仔细端详这些叫不出名的小花时,惊奇地发现,它们一样有名花的容貌,一样有沁人心脾的芬芳。听别人说过,只要岩石凹处和石缝间有土,且风吹来了一粒能开花的种子,一到春夏秋冬的花期,就会有绚丽多彩的小花向阳而开。幸运的是,一些摄影爱好者无惧危险,攀山越岭,用特写镜头摄下它们,这些细小而孤独的美令我震撼和沉醉。
浩瀚的夜空有无数颗星星,而人类起了名的屈指可数。在广袤的大地上,绽放的花朵有成千上万种,被绝大多数人所关注且赋予了花语的不过百来种。因此,被忽略或未被发现的美的确存在。这些不起眼的、叫不上名的小花,并不在意是否有人发现和赞美,依然热烈而自由地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开放。想到此,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美丽自己、装点世界,甘于渺小、无惧埋没”,这不正是我想给无名小花所要赋的花语吗?
夜晚,伫立窗前
在县城住的楼层并不高,算上底楼是6楼。完成“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规定动作后,喜欢伫立窗前,拉开客厅临街边的窗帘,看一看窗外的夜景,城市夜晚的一些东西触动了我的思绪。
让眼睛平视出去,再稍微抬高一点,街那边乃至远处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栋栋高楼便直入眼帘。无数扇窗户透出亮度、色彩不一的光来,把高楼大厦勾勒得异常挺拔,于夜晚释放出现代城市的味道。这时,我的思绪在翻飞:窗户里若有了灯光,意味着那里就有一个家庭;窗户里若一直没有灯光,意味着这套房要么还未出售(租),要么买主还未入住。夜深人静之时醒来,我会再次透过玻璃窗往对面的高楼看,可每一次都发现,一栋楼上,总有几户的灯是亮着的,或许一直会亮到天明。这些人家,是遇上了必须熬夜的事?或许睡觉忘了关灯?我似乎明白了一个事实:一座20多万人的小城有几万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在写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白天写完了的,晚上便能安然入梦;白天没写完的,夜再深还得继续写。
眼睛往下看,一条连接高速下道口的笔直宽阔大道尽收眼底,打着近光灯来往穿梭的车辆络绎不绝,道路两旁的香樟树迎风摇曳,高耸的路灯与多彩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仿佛汇成一条斑斓的河在小城流淌。此时我想到的是,城市和乡村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城市夜晚灯火辉煌,恍若白昼;乡村夜晚灯火稀少,昼夜分明。那些进进出出的车辆,正是夜晚城市的脉动,表面看是车在奔,实质上是人在跑……
独处的时候
年轻的时候出门散步,怕寂寞,一定要邀约几个朋友同行。现在晚饭后出门,一个人戴上耳机,听着抖音里的乐曲健走,已成为一种习惯。是大数据发挥了作用,抖音里推送的全是节奏感强的乐曲,的确方便了我自由选听。踩着先缓后急的节奏,听着悦耳动听的曲子,我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完全沉浸在音乐创造的意境里,没有“一个人走路挺孤单”的感觉。
闲下来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品品茶。在那段时光里,我会目不转睛地盯住玻璃茶杯,细细观察清明前采摘的、蹚过千山万水才来到杯里的茶粒,在开水的浸泡下,缓缓伸展蜷曲的身躯,从墨绿色变为嫩绿本色,一根一根地往下沉,最后恰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姑娘在杯里漫舞这一过程。拧开杯盖,缕缕清香瞬间钻进鼻孔,迅速溢满房间,还未入口,便生出连自己都颇感意外的看法:其实,茶叶的生命活了两次,一次活在遥远的茶山上,一次活在当下的茶水里。
还有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安静,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关在书房看书,或写点东西,偶尔会翻一翻自己几十年来所作的笔记。特别是那些读书笔记,记录着我彼时写下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摘录的一些精彩句子。沉浸其中,感觉时光在倒流,年轻时挑灯夜读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读了一段体会后,心头豁然一亮:“原来那时的想法是这样的!”对着以前的自己,露出会心的微笑。我在想啊,安静的时候,特别自由;有时间陪伴,并不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