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用画笔绘出乡村新画卷西部陆海新通道知识产权高校联盟成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庆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占比已达100%江津区科协开展防溺水主题科普活动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研究渝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暑期社区培训班开课暑期科学课程送教活动走进彭水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高校师生用画笔绘出乡村新画卷
西部陆海新通道知识产权高校联盟成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重庆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占比已达100%
江津区科协开展防溺水主题科普活动
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研究
渝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暑期社区培训班开课
暑期科学课程送教活动走进彭水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7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尚科学 防范邪教

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研究
——以重庆市反邪教协会工作为例
乔广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这是党中央推进科技强国的又一重大举措。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要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反邪教协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开展反邪教工作的中坚力量,应更好地在新时代科普生态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将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

  近年来,重庆市反邪教协会工作以融入科学普及、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总体思路,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用科学揭批邪教,驳斥邪教歪理邪说。

  联合多部门开展反邪教警示宣传科普活动。联合市级多个部门制发文件,坚持每年紧密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有利时机,创新开展防范邪教宣传日(周、月)活动。活动依托传统宣传阵地,悬挂横幅、观看反邪教宣传片、发放反邪教宣传资料和宣传品;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企业微信等手段精准推送反邪教科普知识,引导公众厚植爱国情怀,抵御邪教渗透。

  联合四川省举办两届川渝高校反邪教警示宣传暨网络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连续两年实现两地217所高校全参与,去年152万人次参与,今年增长64%,达249万人次参与,取得显著成效。

  常态化开展基层反邪教警示宣传科普宣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市反邪教专家参加全市宣传宣讲活动。市反邪教协会赴重庆邮电大学、黔江、涪陵等多个高校和区县,围绕“崇尚科学 防范邪教”的主题进行科普宣传宣讲,有效提升广大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防邪能力,受到广泛好评。

  市反邪教协会借助智力密集、跨界融合的独特优势,将反邪教工作积极融入科普生态,已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或“优秀组织单位”,得到中国科协领导和重庆市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4次,荣获2020年度全国优秀省级反邪教协会。

  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面临的形势

  当前,全市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在重要性认识、科普资源利用、反邪教工作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创新。

  对反邪教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反邪教工作缺少“科普”为主、“关口”前移的策略,科普传播中缺少破除封建迷信的反科学和伪科学内容,只有提高反邪教融入科普生态的认识重要性,让公众认知科学、理解科学,才能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

  现有科普资源利用不够。区县科协、各级各类学会等组织优势,各领域专家、网络科普达人等人才资源,各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普社区等阵地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现有的科普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

  反邪教主管部门与科学普及主管部门协同发展不足。科普生态覆盖多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科普和反邪教工作都是“润物细无声”浩繁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协同参与。近年来,强化市反邪教协会等关键部门工作职责,开展了“接地气”的反邪教警示宣传科普活动,但各行业主管部门树立大科普理念、承担科普责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推进反邪教工作与科学普及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反邪教科普宣传协同机制。

  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面对新形式新要求,反邪教协会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科学普及工作的使命,聚焦反邪教科普工作中面临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开创反邪教工作融入新时代科普生态新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新时代科普生态价值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普生态全过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属性,强化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反邪教协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服务反邪教工作大局,服务科普生态大局,突出新时代科普生态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让反邪教协会工作沿着反邪教融入科普生态的方向前进。

  完善体制机制,引导优质反邪教科普资源供给。一是理顺县域反邪教协会管理体制。为充分利用科协系统科普资源优势,将反邪教融入科普生态发展,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反邪教协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区县反邪教协会统一归口本级科协管理,接受市反邪教协会业务指导,理顺协会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常态化反邪教警示宣讲机制。建立常态化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工作机制,组织科技志愿者、高校反邪教专家,开展面向高校、青少年、党员干部等不同群体针对性的警示宣传科普宣讲。面向万州区恒河乡等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将反邪教警示宣传宣讲融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反邪教警示宣讲,引导优势科普资源向农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建立理论研讨机制。围绕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焦点,充分利用反邪教专家资源库人才优势,每年开展反邪教论文征集、课题研究、培训等活动,引导公众积极融入科普生态。如市反邪教协会牵头承办的2020年中国西部反邪教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反邪教协会理事长欧阳自远做专题报告——外星人的传说,用科学揭批地球即将毁灭等歪理邪说,受到公众一致赞许。

  加强部门协同,构建反邪教科普生态新格局。一是整合网络科普资源优势。优化用好“巴渝风”网站、“渝情渝理”微信公众号、“重庆反邪教”政务微博,加强反邪教新媒体平台品牌建设,依托政法系统、教育系统、重庆科普融媒体平台等网络资源,坚持“科普专网+反邪教子网”思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文化在反邪教警示宣传中的助推作用,将反邪教宣传触角延伸到基层到网络,织密反邪教宣教“大科普”“大政法”网络体系。二是跨地区、跨部门开展反邪教警示宣传科普活动品牌系列活动。积极推进反邪教警示宣传纳入党委宣传、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科普生态大格局中,联合多个市级部门,常态化开展全市防范邪教宣传日(周、月)品牌活动。发挥重大科普品牌活动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打造宣传亮点。三是整合多方资源搭建社区关爱平台。创新“微关怀”反邪教工作法在江北区、南川区的试点经验,将反邪教工作融入科普生态全市推广实践中。依托社区科普大学、科普基地、关爱之家等科普阵地资源,搭建基层社区关爱特殊人群平台,开展反邪教警示宣传系列科普活动,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推动反邪教工作融入基层科普工作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重庆市反邪教协会秘书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