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龚丹)7月5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知识产权高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仪式在重庆理工大学举行。联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在知识产权领域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各院校将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师生互派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和相关国家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以及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贡献力量。
据介绍,联盟是由重庆理工大学发起,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和老挝国立大学、泰国孔敬大学、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印度尼西亚丹戎布拉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
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联盟高校间的合作实效,将实施推动联盟高校教育资源开放与核心课程共建共享、探索联盟高校之间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创建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联盟高校间教师互派机制等四类合作项目,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教育资源共享,构建知识产权教育国际交流协作共同体。
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面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明确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重庆理工大学成立了重庆知识产权学院;2010年,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重庆)基地;2016年以来,知识产权专业先后入选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特色学科群支撑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入选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学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今年1月,“重庆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获批重庆市第四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如今成为“重庆市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重庆理工大学凭借深厚的科技底蕴、多样化的理工科优势学科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多学科融合优势,致力于打通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全链条,在知识产权的学科建设、转移转化、教育培训等方面成绩斐然、亮点突出。”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理工大学牵头成立联盟,正是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应对对外开放、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强国等国家战略,体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作为的务实之举,为各方深入交流互鉴、开放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下一步,重庆理工大学将充分履行联盟发起人的重要职责,通过整合资源,促进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高校交往交流,扩展未来合作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推动我市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教育和人文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