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新型特种车研发践行文明 筑梦未来加速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核心区专攻光学滤光片及镜头组件产品渝中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卡西尼”数据显示土卫二存在“生命之磷”
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专注新型特种车研发
践行文明 筑梦未来
加速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核心区
专攻光学滤光片及镜头组件产品
渝中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
“卡西尼”数据显示土卫二存在“生命之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巡礼系列报道
郝军:
专注新型特种车研发

见习记者 刘树梅

  人物简介

  郝军,1979年出生,硕士,正高级工程师,重庆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设计师,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员,先后获公司“优秀科技人才”“先进个人”“一级设计师”等称号。长期从事特种车辆设计,带领团队开展了原理产品创新研发及关键技术攻关,填补了多项特种车辆研究空白,蹚出了一条“特种车辆自主创新设计”的道路。

  正在进行技术研究的郝军。(受访者供图)

  最近,正在CCTV7国防军事频道热播的许多国产新型装备,赢得了不少军事迷的关注和赞誉。这些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的新型装备,填补了我国国防军工领域的空白。

  “广大军迷关注国产新型装备,是因为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作战已成为未来战场的重要特征。”日前,重庆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型特种车项目总设计师郝军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作为一名特种车辆的研发者,对开发适合现代国防需求的特种车辆体会很深。

  他表示,每一个新型特种车的诞生和技术升级,都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为国铸剑的感人故事。

  耳濡目染传承军工情怀

  在采访郝军之前,记者听说他毕业于车辆工程专业,心里就有个疑问,2007年毕业的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当时正处于发展井喷期的民用车、乘用车行业,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设计无人特种车研发。

  带着疑问,记者在与郝军交谈中得到了答案。

  在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记者见到了身穿工作服的郝军。已经40出头的郝军,清清爽爽恰如风华正茂的青年。他告诉记者,因为父母都是军工人,作为军工子弟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是个十足的军事迷,并顺理成章以军工企业定向生的身份进入了大学。

  在研究生毕业后,面对民用车单位抛出的橄榄枝,郝军坦言:“面对高薪的诱惑,有过犹豫,但和父母商量后,我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比起赚钱,我更想传承父母的志向,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有了“子承父业”的传统美德,郝军毅然选择了留在重庆,和父母一起并肩作战,在特种车辆领域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自参加工作那刻起,郝军就扎根特种车辆总体设计一线,专研某型变型特种车技术,先后参与了我国多项重点特种车的研制,主动承担并攻克了变型特种车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项目顺利开展,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心系国防的不悔追求。

  勇担重任攻克技术难关

  现代战争中数字化、无人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大规模应用,成就了许多时空跨度大、影响因素多、组织最复杂的军事行动,因此,能否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取决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数字化伴随火力和智能化防护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速度比拼。

  在特种车辆研制方面有着近十年工作经验的郝军深知,只有开发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才能赢得未来作战的主动权。作为平台总设计师的郝军,提起了负责某型特种车辆的设计和研发重任。

  郝军介绍,当时这种数字化程度高、作战用途广的特种车辆,还没有国家在此领域研制的类似装备,无先例可循,一切研发工作都是从零开始。这一新型特种车辆必须向数字化、智能化作战发起挑战,同时要兼顾车辆运动效率的需求。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遭到敌方的致命打击,这款特种车尤其强调机动灵活性、快速反应性以及运动效率。要同时攻克多种技术难关,它的研发难度不亚于同时研发多款基型车。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跨越。”郝军说。为此,他负责各种技术方案的制定、评审,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身不沾家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为了赶进度,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加班两天两夜完成设计方案,饿了吃点零食,累了在办公室和衣而眠。虽然熬夜后的他们个个眼睛红肿、头发胡子一团糟,但他们充满了活力,干劲一点不减。

  在郝军的带领下,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充满朝气的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白天进行精度演算、产品设计、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晚上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试制试验……第一辆原理样车完成总装试验,该样车摒弃了传统特种车的扁平式布局,创新性采用了阻力更小的流线型造型;摒弃了传统车辆的行走机构结构,设计了独具匠心的行走机构,使特种车辆能够适应多种环境需要。

  艰辛换来的是成功的喜悦

  从0到1的研发之路,充满了未知。正当所有人都开始期待某新型特种车在测试中大放异彩时,第一次测试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某一重要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测试结束后,郝军和整个团队开始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梳理、精度演算、现场试验,想要快速突破影响指标的桎梏。一天、两天……一周过去了,依然达不到指标。这个重要的指标如果无法达到,意味着整个项目就要被取消,这一年多他们所有人的心血都白费了。

  “尽管我们团队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是我们从没想过放弃。为此,我们团队围绕原理样车进行了几十轮的复盘。”郝军说。每个人都希望不辱使命,在经过反复多次的技术梳理、精度演算、现场试验后,终于在动力附属系统方面找到了原因。

  “这一刻,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我们没有辜负期待。”郝军如释重负地说。经过测试,该型特种车的原理样车指标已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综合性能领先于国内外同类型特种车序列。

  之后的几年,郝军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某新型车的无人化与智能化能力,完成了多轮样机的设计、试制、试验,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推动某新型车的装备性能无限贴近实战化要求。

  春秋岁月弹指间。曾经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如今鬓角已悄然爬上了些许白霜,还戴上了厚厚的眼镜。但他的研发之路却是风华正茂。作为集团某型特种车辆技术引领者,郝军一直坚守在特种车辆研发的路上,等待着国家的检阅。

  “从我选择了军工企业定向生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时刻为国防科研事业奋斗终生的准备!”郝军说。他表示,未来,将一直坚守在特种车辆研发领域,带领项目团队不断迭代技术、优化性能,将该型特种车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