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组10个项目晋级乡村因路而美 村民因路而富永川:低海拔地区试种车厘子成功开州敦好镇青松村“小花椒”做成大产业丰都: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带动粮食产业发展万盛:产业链上建支部 乡村振兴聚合力大豆种植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组10个项目晋级
乡村因路而美 村民因路而富
永川:低海拔地区试种车厘子成功
开州敦好镇青松村“小花椒”做成大产业
丰都: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带动粮食产业发展
万盛:产业链上建支部 乡村振兴聚合力
大豆种植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盛:产业链上建支部 乡村振兴聚合力

叶露

  近日,万盛经开区雷峰垭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管护工人正在给雪梨幼果套上防病虫果实袋。看着一个个饱满的雪梨果实,农场负责人犹绍华脸上挂满了笑容。

  犹绍华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还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多年来,他坚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规模种植梨树,打造生态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犹绍华雪梨”和“犹绍华雪梨膏”已成为万盛名特优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目前,农场梨果年均产量稳定在20万斤以上,雪梨膏产量2000斤,年销售收入110万元左右,解决当地贫困家庭80余人就业难题。

  此外,犹绍华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组建行业党支部,成立“36联盟”,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共同学习先进种植经验,探讨遇到的发展难题,创建“互帮互助、竞相争先、携手共建”的发展局面。截至目前,“36联盟”共发展种养大户36户,不仅建立农业抱团发展的新模式,更为山区家庭农场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大力实施“外引活水”“内育栋梁”高素质农业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应用“头雁”领航效应,发展培育“兴农大户”,采取“党支部+”模式,成立行业党支部,推动形成“链主”党员先锋为引领、农户参与的产业主体“雁阵”,携手共建”发展新模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