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业创新大赛活动现场。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
本报讯 (记者 樊洁)日前,第七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组市级初赛顺利进行。现场,30个优秀乡村振兴创业项目进行了激烈角逐,10个项目进入市级决赛,他们将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创业风采。
30个优质项目激烈角逐
本场比赛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重庆市潼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
比赛现场,共有30个优质项目进行了角逐,覆盖了农业科技、特色种植养殖、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点领域,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自主创业者等重点群体参赛。
最终“中国乡村非遗刀功美食——合川桃片”“花酿红醪糟(米酒)”“乡村种稻新模式”“嘿慧养——探索山地智慧生态养殖模式”“小产业、大发展、蜜蜂产业带动农村致富增收”“美缀美城口山地鸡及老腊肉全产业链创业项目”“高附加值柠檬六分离项目”“云林天乡农文旅融合项目”“巫溪县布鞋助力乡村振兴”“蔬香门递”10个项目脱颖而出,拿到晋级资格。
选手们在交流中收获满满
水面,漂浮板上林立着棵棵翠绿的秧苗;水下,罗非鱼苗正悠闲畅游。这是来自潼南区的周呈印毕业返乡后栽种生态米的农田里的景象,也是他在本次大赛上带来的“渔稻共生技术”项目的应用实践——在稻田里养鱼。周呈印在潼南区池坝村上千亩农田里,种植起生态米、生态富硒米、紫米,养殖起了生态热带罗非鱼。在该技术的加持下,大米不仅口感更佳,而且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更加绿色健康。如今,该项目已带来毛利润80多万元。
“在这次比赛中,听取了许多同行的经验,专家的建议,也坚定了科技驱动发展的理念。”周呈印告诉记者,参加比赛不仅增强了创新创业的信心,而且更加坚定了以科技带动发展的决心。下一步,将不断向科技创新靠齐,使企业逐渐实现智能化、产业化、数字化的发展。
云林天乡农文旅融合项目是晋级项目之一,据了解,2014年以来,该景区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四季高山花海主题景区,实现了从苗木基地“卖苗木”到乡村旅游“卖景观”的转变,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第一季度,该项目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农民直接增收800万元。
“这是比赛,也是平台,每个项目的经验都值得分享交流。”柠伯伯鲜果深加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据了解,该项目成立之初即着眼于中国水果高产量低加工的现状,以非遗“二俩花果酒传统制作技艺”为核心,围绕助农与乡村振兴,深度研发果酒产品,并利用订单农业的形式将三产融合。
目前,柠伯伯拥有花果酒配方180多款,囊括市面上大部分花果原料,专利30多个,自主研发设备5套,代工的产品投放市场年产值上亿元。
挖掘1064个项目 带动16.5万人就业
“本场乡村振兴组市级初赛,是全面激发乡村创业创新活力的有力举措。”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潼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区两级人力社保部门上下联动,共挖掘1064个优质项目报名参赛,带动就业16.5万人,带动重点群体就业3.3万人。
此外,大赛还同步举行乡村振兴创业项目招商恳谈会、组织创业创新主题展、组建(川渝)柠檬产业创业服务链配套活动,通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强化大赛结果运用转化,实现意向落地创业项目16个,实现以赛助创、以赛育创、以赛促创。
下一步,针对乡村振兴领域创业者,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将继续大力实施创业政策扶持、载体筑巢、导师助力、服务护航、联盟助跑、生态优化六大行动,让创业者们在创业路上有保障、有能力、有资金、有场地、有联盟、有平台。组织开展创业导师服务团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组织创业导师走进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