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鸡爪又被称为“凤爪”,虽然肉不是很多,但是多皮、筋,用来卤制、红烧、煮汤都别有一番风味,既能当零食,也能当菜。就是这样一款备受喜爱的食材,热量却超乎你的想象:吃3个鸡爪的热量,堪比两碗米饭。
鸡爪骨头多,看着瘦,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很少有人将其和油腻的脂肪联系起来。然而,数据显示,鸡爪脂肪含量高达16.4%,跟猪蹄差不多。
一个鸡爪从30克到50克不等,可食部分60%左右。按照平均40克/个来算,每顿吃3个的话,就相当于吃进去11.8克脂肪。更何况,很多人一次吃好几个鸡爪,更会让热量超标。
此外,做鸡爪时如果放了白糖,也会让身体摄入过多的热量。柠檬鸡爪、卤鸡爪等熟制品中,盐含量通常也不低,吃多了还容易导致钠摄入量超标,对血压、血管健康可能造成不利。不过,鸡爪还是有一定的营养优势。其蛋白质含量高,达到23.9%,仅次于鸡胸肉;胆固醇含量(103毫克/100克)比内脏低,钙含量(36毫克/100克)在鸡的各部位中也是比较高的。可以偶尔当作零食吃一个,不建议大量食用。
腐竹、豆腐皮。豆腐皮是豆浆煮沸后,从豆浆表面连续挑起的薄膜状产品。腐竹是从豆浆表面连续挑起豆浆皮,干燥后形成的类似竹枝的产品。数据显示,豆腐皮脂肪含量在23%左右,腐竹在21.7%左右。
辣椒酱。制作辣椒酱时,往往需要加入大量油脂把辣椒充分包裹起来,才能让辣椒素充分释放。市面上售卖的辣椒酱的脂肪含量在40%~80%之间。
沙拉酱。拌蔬菜的沙拉酱或蛋黄酱热量并不低,脂肪含量分别高达63.4%和73.5%。
雪花牛肉。雪花牛肉看似瘦肉,其实内部布满了白色的脂肪花纹,脂肪含量几乎达到了一半。一口牛肉里面约有半口肥肉。
粗粮饼干。粮食、豆类中主要含的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较粗糙。想要达到一个较好的口感,需要油脂在里面起到“润滑”作用。
非油炸薯片。非油炸薯片只是工艺上不经过油炸,取而代之的是烘烤制作,烘烤前要放很多油才能达到酥香脆的口感。
风味酸奶。一些打着“味浓”旗号的牛奶,加了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等。此外,酸奶一旦标上“风味”这两个字,就不是原味酸奶,热量也会更高。
果蔬脆片。油炸后的果蔬脆片,植物油大多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这类产品的脂肪含量一般为27%~40%,跟薯片不相上下。为了改善口感,糖和盐含量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