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栽秧“渝糯麦872”破解小麦高产“密码”748户橙农稳定增收有保障巴南区打造12家“旅阅书房” 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潼南区无人机播种提效率 科技助力忙耕种香菜种植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栽秧
“渝糯麦872”破解小麦高产“密码”
748户橙农稳定增收有保障
巴南区打造12家“旅阅书房” 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
潼南区无人机播种提效率 科技助力忙耕种
香菜种植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潼南区无人机播种提效率 科技助力忙耕种

徐明鸣 王浪

  连日来,潼南区抢抓农时忙耕种,植保无人机赋能水稻直播,处处是科技“抢春”的繁忙景象。

  潼南区崇龛镇柿花村,将稻种装进无人机播撒装置,在技术人员的操作调试下,无人机缓缓起飞,按照预设航线,穿梭于田间,一粒粒种子均匀地撒落在水田里。仅用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1亩田地的播种任务。

  “水稻无人机直播前期需要进行稻田除杂、蓄水、翻耕、平整以及开沟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的质量都影响水稻的产量。”潼南区崇龛镇柿花村种植户陈伟说,无人机直接播种,不受地形限制,作业补给容易,株距行距可控,可以将种子打进泥土浅表层,使得水稻扎根较深,出芽率高,抗倒伏能力强。

  “现在种庄稼很方便,原来在插秧季节我们要请很多人工。现在用无人飞机进行直播。几分钟就能完成1亩地,既省工时又省钱。今年我这200多亩地,还可以节约成本4万多块钱。”陈伟告诉笔者,现在利用无人机飞播每亩用种量8~9千克,完成1亩地的水稻播种仅需3~5分钟,效率是传统人工植播的20倍以上,同时省去了传统水稻种植的人工播种、秧苗管理、插秧等烦琐而耗费人力的诸多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

  “使用无人机直播水稻,实现了精准播撒、有序分布、密度合适,播种效率高。”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邓洪介绍,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了潼南区水稻的耕种效率,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潼南区正大力探索无人机直播、施肥、植保等技术,预计到2027年,在水稻、油菜等粮油播种方面推广面积可达到10万亩以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