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便频繁可能会被家长忽视,认为是年纪小控制力不够强,或是喝水太多所致。但这也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今天来聊一种与“钙”有关的疾病——高钙尿症。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改善尿频症状,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
高钙尿症拖延不治可致肾衰
高钙尿症是指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尿钙排泄量超过大多数健康人的尿钙排泄水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也称特发性高钙尿症,病因和机制不明,可能和肠道吸收钙增加、骨质吸收钙增加或肾小管重吸收钙降低有关,化验检查的特点是血钙正常,尿钙增高。继发性主要是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维生素D中毒等一些疾病引起。
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原发性高钙尿症,典型表现是血尿和尿路结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以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继发尿路感染。高钙尿症如果长期持续未得到纠正,可以发展为尿路结石,甚至肾衰竭。
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防治高钙尿症
原发性高钙尿症是可以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得到有效改善的。多饮水。维持尿量≥50毫升/千克/天,可使尿钙浓度降低,避免尿钙结石形成,或使已形成的微小钙结晶排出;避免高钠食物。少食草酸高的食物(如果汁、茶和巧克力等),可补充钾剂及富钾食物。控制钙摄入量。针对肠吸收型高钙尿症,要适当限制钙摄入量,控制在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范围内。
在这里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不要因为担心孩子长不高或缺钙,给孩子不科学地大量补钙,这样可能会增加孩子出现高钙尿症和结石的风险。药物治疗。针对肾漏型高钙尿症,低钙饮食无明显帮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尿钙排泄和钙结石形成。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血钾等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