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如何搭配才科学儿童肥胖危害多 早期预防很关键孩子总尿频 元凶竟是“钙”不可错过的儿童生长黄金期潮湿天气如何防潮?五种方法简单又有效刷牙的正确顺序 你知道吗闻臭袜子会引起肺部真菌感染?
第07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午餐如何搭配才科学
儿童肥胖危害多 早期预防很关键
孩子总尿频 元凶竟是“钙”
不可错过的儿童生长黄金期
潮湿天气如何防潮?五种方法简单又有效
刷牙的正确顺序 你知道吗
闻臭袜子会引起肺部真菌感染?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4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肥胖危害多 早期预防很关键

  当前,肥胖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儿童肥胖更是越来越常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关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更喜欢用“白白胖胖”来形容孩子,觉得孩子长得胖乎乎的,说明健康,而且看上去更可爱。但健壮与胖是有明显区别的。健壮的孩子充满活力,运动能力强,动作敏捷、协调,反应快。而肥胖的孩子一般缺乏活力,运动能力差,动作迟缓,肢体协调性差,缺乏自信。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

  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判定方法有体质指数(BMI)法、腰围评价法。体质指数(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BMI是不一样的:1岁时BMI值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6~7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出现反弹,此后逐渐升高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2~5岁儿童参考“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2~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BMI筛查界值,6岁及以上儿童参考中国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界值点(见表1)。

  腰围则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腹部囤积脂肪的指标。7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的腰围界值可参考中国卫生行业标准“7~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611-2018),儿童腰围≥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腰围的P90作为高腰围的筛查界值,提示儿童可能存在向心性肥胖。

  儿童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影响长高。骨龄的变化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肥胖可能存在雌激素分泌过多的风险,从而导致骨龄加速,最终可能影响成年身高。二是青春期提早发育。目前儿童早熟的发病率很高,尤其女孩子发育提前年龄更明显,这与肥胖关系密切。三是增加患病风险。中重度肥胖可让孩子出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传统观念中的“成年慢性病”。四是出现心理问题。肥胖引起心理问题的儿童很常见。肥胖的孩子表现穿衣不自信,有自卑感,不喜欢人际交往及户外运动,害怕被人取笑,过于担忧自己的形象。同时还会出现行为异常、性格缺陷、交往困难等问题,并会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加重。

  儿童肥胖应如何防治

  肥胖一旦形成,干预治疗极其困难。儿童肥胖干预重在早期预防,在婴幼儿时期培养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在幼儿园和学校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着手。

  从生命早期开始预防。建议妈妈从怀孕开始就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学营养搭配,防止孕期营养过剩。母乳的营养成分比例更为合理,母乳喂养行为本身也可调控婴儿母乳的摄入量,从而达到能量平衡,有利于控制远期肥胖的发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家庭膳食推荐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儿童还应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和过多零食和点心。

  增强体育锻炼。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运动方案,培养孩子爱运动的生活习惯。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和睡眠指南中推荐:6岁以下儿童每天进行至少180分钟的身体活动,鼓励多做户外活动(如户外的散步、玩耍、跑、跳等,全天分布,多则更好),每次静态行为时间(如操作手机、电脑、平板,看书报、电视,画画,玩玩具,演奏器乐等)或受限时间(例如在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上,缚在看护者的背上)不超过1小时。6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自行车、跑步、打球、跳绳、游泳、跳舞等,能使儿童身上发热、呼吸急促的活动),每周至少3天安排增强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健康的活动,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每天观看屏幕时间累计少于2小时。

  重视儿童体格生长监测。儿童常规健康检查一般在婴儿期至少4次(分别在3月、6月、8月、12月龄),1~2岁儿童至少每半年1次,3岁及以上儿童至少每年1次。家长可根据儿童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适当增加健康检查频次。建议家长学会BMI计算方法,能使用生长监测图(表)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趋势,尤其对体重增长过快和超重肥胖的儿童,可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1~3个月监测1次体重和身长(高)。

  表1:

  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

  单位:kg/m2

年龄(岁)男生女生
超重肥胖超重肥胖
6~16.417.716.217.5
6.5~16.718.116.518.0
7~17.018.716.818.5
7.5~17.419.217.219.0
8~17.819.717.619.4
8.5~18.120.318.119.9
9~18.520.818.520.4
9.5~18.921.419.021.0
10~19.221.919.521.5
10.5~19.622.520.022.1
11~19.923.020.522.7
11.5~20.323.621.123.3
12~20.724.121.523.9
12.5~2124.721.924.5
13~21.425.222.225.0
13.5~21.925.722.625.6
14~22.326.122.825.9
14.5~22.626.423.026.3
15~22.926.623.226.6
15.5~23.126.923.426.9
16~23.327.123.627.1
16.5~23.527.423.727.4
17~23.727.623.827.6
17.5~23.827.823.927.8
18~24.028.024.028.0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