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速跑 奋力开新局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启动重庆提速创建“设计之都”“我来重庆,就是看好重庆的发展机遇”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全力加速跑 奋力开新局
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启动
重庆提速创建“设计之都”
“我来重庆,就是看好重庆的发展机遇”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4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加速跑 奋力开新局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看中国经济生机活力
新华社记者 赵宇飞 李力可

  近日,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安道拓鱼复(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骨架总成800T串联自动线调试设备。该公司为重庆长安、赛力斯等汽车制造商和成都沃尔沃、吉利等整车厂提供车内饰零部件、模块及系统等产品。重庆日报记者 张锦辉 摄

  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四川省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两地正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如今行走在川渝各地,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满负荷运转的企业车间、川流不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便捷的“双城生活”……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正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生机活力的有力证明。

  与时间赛跑,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提速

  春日暖阳下,重庆二塘码头,成渝中线高铁井口嘉陵江特大桥建设现场,钻孔、清孔、钢筋笼下放、混凝土灌注,巨大的桩基慢慢深入地下……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重庆、成都“双核”将实现50分钟通达。

  “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中铁大桥局成渝中线重庆枢纽施工1标项目总工程师李沫说,项目部正快速推进大桥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汛期前完成大桥主墩出水关键控制目标。

  与时间赛跑,正是川渝两省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真实写照。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日前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将实施重大项目248个,涵盖现代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屏障、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七大重点领域。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从2021年的67个到2022年的160个,再到2023年的248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建设呈现持续提速态势。

  重大项目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今川渝各地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一个个重大项目正“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陆路,除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外,郑渝高铁已通车运营,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重庆段、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20条;

  水路,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等项目加快建设,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航道体系基本建成;

  航空,2022年成都、重庆机场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均位居全国前列,重庆江北机场改扩建、四川乐山机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四川达州机场正式通航,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正加快形成……

  协同补链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走进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每小时130台新车下线,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受益者,公司95家核心供应商中,12家来自重庆,川渝汽车产业深度合作,有效降低了风险和成本。”公司生产制造部部长李志强说。

  川渝携手补链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

  传统优势产业正实现融合发展。川渝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联合对外招商、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携手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电子产业向芯、屏、器、核、网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以汽车产业为例,2022年川渝共报送汽车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约500家,全年川渝两地共生产汽车318万辆,同比逆势增长17%,展现出产业链合作的强大韧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加快崛起。川渝合力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加快推动氢能及燃料汽车电池应用示范,重庆、宜宾被列入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川渝间已建成11条省际高速公路电走廊。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川渝正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联合对重大技术难点展开科研攻关。

  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日前正式投入试运营,可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失效分析、可靠性试验、测试服务、工艺设计等公共服务。

  “平台提供了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链,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川渝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的难题。”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企业经营发展中心负责人张鹏飞说,以前对芯片进行失效分析的实验室远在长三角地区,要检查集成电路失效的原因,企业必须派人两头跑,一次失效分析往往至少耗费1个月的时间,如今时间被缩短至两天以内。

  在200多公里外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由西南大学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近日正式运行,将培育50个物种的新品种,为高产优质和高附加值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科创元素正加速向西部科学城聚集,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正呈全面开花之势。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一大批平台、项目陆续落户或投入运营。

  携手开拓创新,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

  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一列列满载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拉响汽笛,缓缓驶出站台,开往东盟等区域的国家和地区。

  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再次跑出“加速度”。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3.6万标箱,同比增长39%,货值55.55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今年3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已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逆势提速,是成渝地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例证之一。

  如今在成渝地区,内陆开放高地正加速崛起——向东,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成渝)号可直达欧洲;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东南亚等区域;向北,从成渝地区出发的国际班列可直达莫斯科……

  瞄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川渝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携手将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川渝通办”事项已达311项,涵盖交通通信、户口迁移、税务、就业社保等重点民生领域。

  (据新华社重庆4月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