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谱写了属于中国制造的太空歌剧,令无数国人盛赞与自豪。其中,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电影中最为震撼的气候灾难之一,距离我们最近的场景当属被洪水吞噬殆尽的上海。
海平面大幅上升后,仅剩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高耸的标志性建筑还浮于水面,其余均被吞没。虽然这只是电影中的剧情,但全球海平面上升正在现实中上演。
全球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性影响之一。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卫星观测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平均每年上升约0.34厘米。也就是说,过去30年内,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且上升速度正在加速,这是过去250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等部门2022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25~30厘米。这意味着,未来30年内海平面的上升情况与过去100年海平面所发生的情况相同。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是海平面上升的最根本原因。
数千年来,地球气候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如我们的身体一样,地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气候的动态平衡,这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自从人类开启工业化革命以来,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全球气温逐渐上升,而海洋吸收了地球90%以上的热量,因此全球海平面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那么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提到海平面上升,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直接原因就是冰川融化。
确实,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冰原、南极冰盖以及山地冰川加速融化,这引发了全球海平面的大幅度上升。
不过,除了冰川融化,还有一个容易被大众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海水热膨胀,其实它才是导致海平面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会使海水表层到大概两千米的深层的温度增高,而当温度为25℃时,水温每增加1℃,100米厚的海水层就会膨胀约0.5厘米。科学研究显示,1993—2018年间的海平面升高,有42%可归因于海水热膨胀,而陆地冰川融化、格陵兰岛冰盖和南极冰盖的消融则分别贡献了21%、15%和8%。气候变暖下的海洋热膨胀和冰川、冰盖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自19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率超过3000年内的任何一个世纪,且在百年至千年时间尺度上不可逆转,这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碳中和能阻止海平面上升吗
治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应对海平面上升问题的根本措施。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它像“毯子”一样围在地球表面,这层“毯子”越厚,地球气温上升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要想给地球降温,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关键。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通过《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平均气温上涨幅度控制目标。即把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之内。
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提出了“双碳战略”,即“碳达峰”——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在206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世界多国也相继宣布了在2050年到206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如欧盟委员会、日本和韩国等。目前,实现碳中和已在全球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实现碳中和目标,使碳排放与碳吸收平衡,温度不再上升,那么海平面会停止上升,甚至下降吗?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报告显示,假如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全球气温也不再增长,海平面仍然会上升几百年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热膨胀。
其实上层的海水与深层的海水之间存在一个气温差,深层海水气温升高之后会导致上层海水膨胀,海水的体积会像海绵一样变大,导致海平面上升1米或几十米。只有当海水温度与大气温度完全相同时,海平面才会停止上升,而要想达到这个平衡状态,大概需要300年的时间。
所以,碳中和的实现不能完全阻止或逆转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不仅给低洼、沿海地区和小岛屿国家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同时还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海平面上升及其相关灾害是未来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虽然碳中和难以逆转海平面上升这一局面,但如果不采取“双碳战略”的话,预计2100年全球海平面会再上升1.4米,那么到时候,世界各国的沿海经济带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