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与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联系,引进‘巨型稻’并在三角镇龙门村推广试验,该中心专门派出专家来綦江指导。”谈到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区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们活动多成效丰,老科技工作者成了促进农业发展的香饽饽。”
据了解,区老科协聚焦了一大批农、牧、水产老科技工作者,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主动对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通过报名、推荐、考核筛选等程序,推选确定25名老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其中有10位区科技局作重点选派。
如在推进“横山大米”优质水稻提档升级服务中,区老科协相关负责人带领蔡长华、朱开华、熊明禄、罗玉东等20多位协会专家,从筛选品种入手,在前两年取得进展的基础上,2022年优选6个品种扩大试种面积,从育秧、栽秧、分蘖、抗病、收割、测产、品质鉴定等各个环节开展研究,并建立了技术档案,将有关研究数据报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理化分析。项目进展显示,再需1~2年时间试验,即可结题推广。
而在服务农业企业上,区老科协推荐区科技局选派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杨林、罗玉东、唐中伟等7人分别对接正浩农业发展公司、邦荣农业发展公司、嘉多喜蛋鸡养殖股份公司等。他们经常奔跑在生产一线,但从不领取一分报酬。罗玉东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打通镇大罗、荣华、余家、天星、下沟等5个边远村,把脉支招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解决竹笋加工、水稻品种选择、李子开花不挂果、花椒挂果要歇年等技术问题。
区老科协确定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也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去年先后有70余人次分别走进13个产业合作社、9个重点农业产业公司,开展送技术、送政策、送管理、提建议服务,受到街镇领导、企业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在隆盛镇狮铃村,蔡长华专家组针对180亩果园管理差、效益低的问题,向该村提出了坡改梯以利保持水土、砍老树换栽青奈李和凤凰李的建议,让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