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血稠”!这4个表现一定要引起重视冬春季注意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健康育儿应谨防用力过度我市挂出卫生健康工作“作战图”别拿碳酸饮料当水喝 小心患上“可乐牙”运动损伤后应注意什么孩子误服药物、异物之后怎么办作废声明
第07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警惕“血稠”!这4个表现一定要引起重视
冬春季注意预防流行性脑膜炎
健康育儿应谨防用力过度
我市挂出卫生健康工作“作战图”
别拿碳酸饮料当水喝 小心患上“可乐牙”
运动损伤后应注意什么
孩子误服药物、异物之后怎么办
作废声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血稠”!这4个表现一定要引起重视

王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小明表示,血液黏稠度高首先影响毛细血管,因为毛细血管很细,越细的地方就越窄,也就越容易发生堵塞。如果毛细血管发生拥堵,通过血液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无法送到器官细胞里面。时间久了,细胞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情况再进一步加重,这些细胞就会受伤,甚至凋亡。血管壁就会受到损伤。如果血脂过高,那么血管损伤会进一步加剧,可能慢慢就会形成血栓。

  毛细血管被影响,营养物质输送受阻,就可能会引起头昏眼花、头疼、精力不足、胸闷气短等。

  “血稠”的4大表现

  什么表现预示着自己的血液已经开始黏稠了呢?不妨观察一下身体是否向你发出了预警信号。

  信号一:晨起时头晕,晚饭后清醒

  临床观察显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会感到脑袋晕晕乎乎的,没有力气,没有睡醒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感觉。等到晚饭过后,精神状态反而最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增高向人体发出的信号。

  信号二:午饭后犯困,须立即睡觉

  正常人吃过午饭后都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受。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饭后马上就犯困,睁不开眼,要立即睡觉,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会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在加速,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症状更加明显。

  信号三:下蹲时气短,肥胖者居多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比较困难,甚至因为过度肥胖而无法蹲着干活,一蹲下就感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人体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导致血液循环不足,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憋气等机体缺氧现象。

  信号四:视力突然模糊,一下看不清东西

  有些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该情况普遍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顺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之为阵发性视力模糊。

  预防“血稠”,应该做什么

  多喝白开水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刘瑞莹指出,当人感到口渴时,其实机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容量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功能已经受到影响。

  预防血液黏稠一定要多喝水,不过喝水也要会喝。20℃到25℃的白开水比较合适,喝的时候要慢慢喝;晨起空腹、三餐前一个小时及睡前进行补水;每次补水量150~200毫升,睡前建议在100毫升左右。

  多做运动

  不管是爬山,还是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可以有效地促进脂质代谢。另外,运动还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建议每周3~5次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

  清淡饮食

  张小明医生提醒,预防“血稠”,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预防“血稠”,应该尽量避免什么

  尽量避免吃高脂肪食物

  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指出,不少油炸、煎制、辛辣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会导致血液里面的甘油三酯含量变高,慢慢的血液会变得浓稠,容易导致血管堵塞。

  尽量避免吃高糖饮食

  支杰华医生表示,吃多了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在身体堆积引发肥胖,还会导致血糖升高,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让血液变得黏稠,导致血管堵塞,引发相应病症。

  尽量避免久坐不动

  久坐少动,特别是当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时,会使血液循环减缓,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体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容易偏高,导致血液黏稠度也相对较高。建议一般每隔1小时就活动5~10分钟。

  此外,张小明医生提醒,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所以一定要戒烟限酒。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