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多变,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除了大家熟知的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其他病原体也会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比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我国是HRSV流行高发国家之一,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对该病毒进行了相关科普。
HRSV为肺炎病毒亚科,与新冠病毒一样,都属于RNA病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播:一是接触传播,如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二是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且有症状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可传播病毒。
据中国疾控中心介绍,通常感染HRSV病毒后,潜伏期为2~8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早期感染时,大部分症状出现在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感染HRSV后,患者大多数症状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与新冠肺炎不同,HRSV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且对其影响大,症状比较明显,如咳嗽、喘息等。”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党双锁提醒,该病毒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其中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易感染。
在3年“戴口罩”的习惯下,我国婴幼儿出现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大幅减少,这对孩子来说并不完全是好事。孩子3岁前是在与病毒“碰撞”中长大的,每一次与病毒的抗争,都会在体内产生抗体,免疫功能由此越来越强大。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之后,会让孩子们受到各种呼吸道病毒的冲击,家长们要对其做好心理建设和准备。
对于HRSV的感染,儿童早期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上呼吸道,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鼻涕、轻微咳嗽等,此时可在家观察。若孩子出现下呼吸道症状或其他严重表现,比如高热持续不退、发热大于3天、咳嗽加重、喘息,甚至面色难看、呼吸急促等,须及时就医。党双锁提醒家长,很多孩子白天“精神状态”不错,到夜晚症状突然加重,此时再着急忙慌送急诊,容易耽误病情的治疗。白天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减缓免疫系统的活跃度,而晚上迷走神经兴奋,免疫系统开始活跃,容易加重症状。他建议,一旦发现孩子白天有些异常就应及时就医,这对疾病的治疗更高效。
党双锁最后提醒,目前我们还是要保持戴口罩的习惯,做好个人防护。易感人群更要注意勤洗手,避免不洁净的手触摸眼、口、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出入人员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