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岁儿童的正面引导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团结奋进 书写教育事业新篇章助推社区科普大学建设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科普知识学生优惠火车票不再限制乘车时间这些地方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重庆积极构建校外培训良好生态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0-12岁儿童的正面引导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
团结奋进 书写教育事业新篇章
助推社区科普大学建设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科普知识
学生优惠火车票不再限制乘车时间
这些地方禁止未成年人进入
重庆积极构建校外培训良好生态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重庆社区科普大学
大渡口区科协:
助推社区科普大学建设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科普知识

记者 于金可

  大渡口区八桥镇融城社区科普馆。(大渡口区科协供图)

  2022年,根据市科协发布的《关于开展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大渡口区科协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活动开展,使社区广大居民有一个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体验场所,进一步加强了对社区科普大学的完善、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科普知识。

  激发社区科普大学活力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丰富社区科学文化生活,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居民科技意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科技知识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进文明城区建设。大渡口区社区科普大学通过“三级办学”模式,严格按照工作要点要求开展工作,建立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微信工作群,加强对各教学点的联络服务,跟进教学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社区科普大学管理系统课程上传情况。

  同时,对教学点全方面加强监督、完善管理模式。开学期间不定期深入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走访调研。2021—2022年,社区科普大学对35个教学点全部进行了走访调研,并针对各个教学点不同问题和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意见。

  调研期间,大渡口区科协多次组织召开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专题工作会,各街道科协负责人、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和各街镇负责人约80人参会。会上传达学习市科协《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示范教学点提升行动计划》《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2021年工作指导意见》《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2022年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

  2022年7月,大渡口区科协召开2022年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大渡口分校专项工作培训会,会上大渡口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社区教学点严格按照“四化八有”要求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社区教学点班主任对课件审核、课堂管理等方面要认真对待、严格把关。

  “2017年,融城社区在市科协、区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教学点成立以来,先后荣获‘涪陵区科普大学优秀教学点’‘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e站示范点’‘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规范性教学点’等多项荣誉。”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科普大学成立以来,通过对社区科普大学的完善、建设,社区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推动设施设备提档升级

  “听说了吗,社区科普大学又新增了科普场地,一起去看看……”家在丽景社区的王爷爷拉上自己的好友前往新建设的科普图书室。

  2021年,为了进一步满足居民对日常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培训、实践的需要,让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然吸收科学文化生活知识,大渡口区的各个社区科普教学点都对设施、功能进行了完善升级。

  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前段时间去到革新社区教学点了解居民满意程度,只要提起社区科普教学点,居民都赞不绝口。”据了解,革新社区教学点设有综合服务大厅、物业服务、公共管理综合服务、公共事务综合服务等4个窗口,目前,还增建了消防科普文化展厅、健身室、多功能活动室、老吾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功能室。从2020年革新社区科普大学开办以来,社区不断探索深化社区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形成了具有社区特色的社区科普宣传教育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的生命力、影响力,还加强了居民的凝聚力。

  “我们以‘宣传科普文化知识,服务辖区居民’为目的建设相关的科普活动场地,让科普知识更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大渡口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各个社区科普教学点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建设科普教室、电子阅览室、科普书角、绘画室、舞蹈室等场地,邀请专业老师、志愿者采用线下、线上方式开展各种社科知识普及活动。

  提档升级不只是场地建设,大渡口区从实施教学点动态管理、建设师资队伍、丰富课程内容等多方面入手,整合区镇司法部门、文化馆、学校、教育机构等社会科学普及资源,将政治学、法律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知识都一一呈现,深受群众喜爱和支持。

  科普活动居民齐参与

  早上6:30,保健操的声音在开阔的广场响起,转眼望去老年健身队成员已在锻炼身体。大渡口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社区居民崇尚科学、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社区成立了“老年健身队”和“社区文艺队”,通过科普活动这一有效载体,让广大社区居民学会“依靠科学、健康生活,享受科学、丰富生活”。

  “科普大学成立以来,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吸引着社区各类人员参与,居民通过学习,互帮互助,科普意识越来越强。”大渡口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在跃进村街道,大渡口区社区科普大学打造了区内首个消防科普体验馆,供大家免费参观和体验,社区和辖区单位学校形成共建,利用“防震减灾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食品安全活动周”,共同组织科普志愿者走上街头集中开展宣传,向群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发现有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阻,还组织青少年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等比赛活动。

  依托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宣传栏,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辖区LED屏传播科学知识,利用公益性电影放映活动播放科普影片,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同时,向群众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

  “老师,我来兑换一下志愿者服务时长积分。”一个年轻小姑娘说道。据了解,“科普志愿服务换积分”是锦愉社区教学点打造的品牌活动,通过记录科普志愿者服务时长换积分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活动,并且深入挖掘和提升科普公益价值,推动社区科普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近年来,大渡口区科协依托社区科普大学,扩大科普辐射面,开展社会科学知识进社区常态化活动。由医疗、法律、党史党建、消防等领域的共21名专家担任社区科普大学讲师志愿者,开展健康、法律、“四史”、消防等专业知识进社区活动。精准提供科普服务,帮助群众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推动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有效覆盖。

  下一步,大渡口区科协将继续以社区科普大学为抓手,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理性平和的社会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