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科协紧抓社区科普益民主线,推行四项“优化”措施,推动社区科普大学提质增效,使科普大学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区科协收集各街镇、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璧山分校教学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措施,使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据可查,有规可循。
每年动态调整充实教师队伍,2022年增加了150余人进入教师资源库,目前已完成重新确认工作。更新后的教师资源库主要组成:一是分校聘请的区科协干部、老科协人员等方面人员;二是各街镇科协“三长”、社区教学管理和工作人员,以及辖区内的卫生院、学校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市科协编印的《公民科学素质问答与测试》为主要教材,设置相关必修课程。根据群众所需,围绕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开设各类选修课程。
区科协将社区科普大学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将社区科普大学纳入区科协科普部统一管理。实行分校校长负责制,明确1名管理服务人员具体负责科普大学工作。区科协机关干部职工每季度到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开展督促检查1次以上,确保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