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主题为“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的分享会,在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的社区家长学校举办,学生和家长有了面对面分享读书心得的机会。
2022年,城口创新探索“小手拉大手”机制,鼓励全县中小学生走出校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小院落、社区学校、农家书屋等资源,举办“红孩子”学党史、亲子共读沙龙、院落读书会、家长论坛等6个微课堂,以娃娃为桥梁,将文明讲堂搬到老百姓身边。
“每学期,分布在各乡镇的31个社区家长学校都要开办家长讲坛,中小学校都要开展‘文明大课’,家庭都要共读好书。在乡镇组织的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城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定永说,除了共同学习,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还让娃娃当评委、家长变考生,常态化评先进、树典型,有效引领文明乡风。
在高观镇高观小学,一场家长和学生同台表演的情景剧《不办无事酒,不赴违规宴》,让观众纷纷拍手叫好。曾经,高观镇办酒之风盛行,有10多种不同名目的酒席。随礼钱动辄上万元,沉重的负担让村民有苦难言。镇党委“对症下药”制定村规民约,学生和家长将村规民约以情景剧、三句半、快板等形式加以呈现,寓教于乐培育文明新风。
“农村文化资源匮乏、文化载体创新难、文化服务提升难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最大困境。”张定永说,城口立足实际,打通校内外阵地资源,乡村阵地家校共用,学校阵地社会共用,实现文明阵地共建共享,帮助各中小学加强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文化角等阵地建设,组织学生和家庭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乡村阵地,开展“小手拉大手”实践活动500余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表示,全县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校园”“没有边界的教室”,让文化真正浸润到乡村每个角落,实现校风带家风育民风塑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