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植物志》用“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来描述凤凰木。这种原产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豆科落叶乔木,成为厦门最先栽植的行道树种。1996年,凤凰木被厦门人选为市树,这年起,“每年凤凰(木)花开,成为整座城市的盛事。”
跟所有的豆科植物一样,凤凰木的根系与一种能固氮的根瘤菌结成“命运共同体”,互利共生。这种球状小瘤,可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气,制造出含氮化合物,供茎叶生长。凤凰木长得快成熟慢,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6年的等待。它们非常珍惜这份“迟来的爱情”,火红的总状花序盛开在枝顶,相约在夏天。在厦门,凤凰木的总数超过7万株,映红了天空,令人血脉偾张。
不光花艳,凤凰木的复叶也美到“爆棚”,也只有这种树叶能称得上“飞凰之羽”。凤凰木的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跟它的“远房亲戚”含羞草一样,到了晚上会“害羞”,小叶会自动闭上“睡觉”,白天又打开“靓衣”。单株成年凤凰木的冠幅可达10平方米,遮光率在50%~70%,树下温度23~28℃,“晴天无炎日,小雨不打伞”,下雨也能出门“浪”,照样有人“冲”。
好花不常开,更何况是像凤凰木这么好的花,当然也有“谢幕”时。到了冬天,这种“凤凰”会“掉毛”,挂着带形荚果“裸睡”,一觉睡到开春。倘若植物会做梦,凤凰木一定是梦见夏天,那是它们最出彩的日子!
从1996年凤凰木被厦门人选为市树算起,今夏已是第26场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