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科技革命驱动着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信息通信、能源等行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加速向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发展。
今年8月,市政府印发《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重庆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全国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汽车产业链的重塑,带来的是严峻挑战,那么目标如何实现?如何应对“缺芯少电”这一全国性难题?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在深化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中作出了回答。
多举措实施综合改革措施
“随着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持续加强党支部建设,以增强党性为重点,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多形式的党史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负责人表示。
该学会深度挖掘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切入点,形成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良好局面;以促进学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引领,强化专家服务队工作,深化高研班成效,创新技术交流模式,致力于将“重庆汽车行业年会”打造成为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
接下来,他们将联合长安汽车、赛力斯集团、上汽红岩等整车厂,共同主办以“绿色 智能 协同,共建汽车生态圈”为主题的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充分发挥主机厂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作用,以企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多维度打造一个引领西部、跨界融合的交流、展示、合作平台,引导优质资源参与共建川渝汽车产业链生态圈。
合作创新推进汽车产业发展
2021年10月,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双方在政府合作及政府部门指导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全力推进建设川渝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负责人介绍,通过与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共同研究川渝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对策、承接川渝地区政府委托服务、举办技术论坛及展览展示活动等方式,两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川渝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及产业交流服务,进行业务的合作与创新,对川渝地区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大力支持。
此外,除了在川渝发展上的努力,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还承接了科协“科创中国”重庆区域科技服务团示范项目。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以重庆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区域科技服务团成员单位身份入驻“科创中国”平台,进一步开展对接服务,促进交易转化,也将工作进展、活动开展等信息同步汇入平台。
全面发展促行业稳步前进
2020年8月,市科协、市经信委、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依靠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我市组建了13支科技经济融合专家服务队,重庆汽车工程学会担任牵头单位组建了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专家服务队,联合相关学会,协力推进汽车摩托车产业专家服务的相关工作。专家服务队着力聚集优势力量,聚焦产业、摸清需求、整合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化、定制化、套餐式科技服务,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同时,该学会积极在承接政府部门有关职能上做一些探索,包括参与第三方评估评价、重大科技项目评审、行业资质认定、技术职称评定;还通过评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鼓励技术创新。通过每年举办的重庆汽车行业年度技术风云人物/团队网络人气评选活动,评选“年度技术先锋”“年度最美工匠”“年度优秀团队”,传递行业正能量,鼓励汽车行业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谈及下一步如何发挥学会的作用,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负责人表示,将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搭建汽车产业的“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为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