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水晶梨 结出致富果专心治痔三十六载 科普惠及10万人编者按
第08版:典赞·2022科普重庆年度科普人物(团队)
上一版 下一版  
种下水晶梨 结出致富果
专心治痔三十六载 科普惠及10万人
编者按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朝刚:
专心治痔三十六载 科普惠及10万人

本报通讯员 程霞

  何朝刚(左)正在为病人诊脉。通讯员 程霞 摄

  人物名片>>>

  何朝刚,重庆市委统战部重点联系的无党派人士,江津区知联会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基层与社会科普人物,江津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江津区何朝刚肛肠病诊所医生。

  门诊、手术、科普……工作很繁忙,但年逾六旬的何朝刚却乐此不疲。每天时间有限,他热情不减,只要有做疾病科普、在线交流的机会,何朝刚就会拿出自己所有的耐心,让病人体会什么叫“透彻”。

  这不,国庆7天长假,病人相对较少。他就赶忙挤出时间,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介绍胃肠保健知识。这样的忙碌,36年来他已经习惯了。

  肛肠科属于小学科、小专业,工作又脏又累,很多人不愿意干。“我们肛肠医生如果怕脏怕臭,那谁来治病救人呢?”何朝刚说。曾有一名病人7天没有排便,腹胀如鼓,剧痛难忍,家人连夜找到何朝刚。“当务之急是排便!”看着病人煎熬的神情,何朝刚说完,立刻戴上手套,跪在地上开始治疗,整个手术室奇臭无比,病人和家属都忍不住干呕。

  36年坚守临床一线不惧脏臭,以感同身受之心诊治病人的例子不胜枚举。截至目前,何朝刚已累计诊治6万余人,其中手术治疗2万余人。他对每一位患者都做到用心、细心、耐心。“技精法灵,桴鼓相应”“肛肠一绝”……100余面锦旗、镜匾,生动地记录了何朝刚的行医之路。

  “患肛肠病很痛苦,但很多患者惧怕术后恢复期的疼痛,常常一拖再拖,导致病情恶化。”何朝刚说。针对许多患者的这一顾虑,他在临床中不断摸索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的一系列简便实用的非手术疗法。

  这种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中医疗法特点,病人痛苦小,疗程短,疗效确切,现已推广应用到国内多个省市和国外,累计治愈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万计的肛肠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广受好评,被誉为“神奇疗法”。

  在总结经验过程中,何朝刚也收获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他先后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现代肛肠病治疗学》《现代肛肠外科学》等大型学术专著8本,由人民军医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分别出版。独著《实用肛肠病学》《痔疮注射疗法》专科教材2本。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防病于未患,要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我们还需要培养更多的科普宣传员和肛肠医生。”何朝刚说。

  何朝刚目睹了病人的痛苦,从心底希望世人不患疾病,因此从行医的那一天起,他就当上了没有报酬的“科普大使”。

  早在1990年,何朝刚就率先创办了全国最早的肛肠专业学校——重庆市江津肛肠专业学校,为国内外培养了肛肠专科医师数千名。目前,学员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还有意大利、新加坡、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医师专程前来求学,重庆市江津肛肠专业学校也被誉为“肛肠医师的摇篮”。

  近年来,不服老的何朝刚借助互联网,通过微信、抖音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累计让10多万人了解肛肠疾病,引导大家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