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静)“通过对辣椒和茄子植株的整形修剪技术,再结合肥水管理,就可以让辣椒和茄子焕发第二春,收获期延迟到10月下旬。”9月初,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辣椒专家黄启中和茄子专家田时炳到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酉阳县麻旺镇平桥村和王家乡雄风村开展整形修剪技术培训。
这样的技术指导,还在多个区县有序开展,这一切得益于市科技局下达的“灾后蔬菜生产核心技术集成应用”项目。
今年夏季,受前期高温干旱影响,对我市当前蔬菜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影响,还会延缓早秋蔬菜定植、上市等。为了确保全市高温干旱灾后蔬菜的有序生产和市场均衡供应,稳定城市居民蔬菜的供应,保障全市蔬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防止出现产业生产波动,市科技局下达了“灾后蔬菜生产核心技术集成应用”项目。8月底,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农技总站、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成立了项目专家组,从喜温蔬菜(茄果类、瓜类、叶菜)秋延后生产管理、应急蔬菜生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集成研究并进行应用示范,以有效平衡我市9—12月的蔬菜生产和供应。
据项目首席专家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院长宋洪元教授介绍,目前已组织了近20名专家,分成6个专家小组,分赴多个区县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培训,包括三瓜一菜(丝瓜、南瓜、冬瓜和空心菜)的灾后复产技术,加工型辣椒、茄子秋延后生产核心技术,萝卜绿色生产技术、秋甘蓝灾后复产技术、越冬甘蓝的绿色生产技术、茎瘤芥应急育苗技术和机械直播技术、速生叶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等。目前,这些技术已在潼南新胜镇和桂林街道、大足雍溪镇、璧山七塘镇和八塘镇、石柱临溪镇和王家乡、酉阳麻旺镇、渝北洛碛镇、涪陵龙潭镇、巴南丰盛镇、南川南城街道等地的基地进行集成示范。
据了解,近期我市通过不同品种合理布局、植株调整技术、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确保我市主要蔬菜基地的茄子、辣椒、丝瓜、南瓜、冬瓜和空心菜的供应从9月份延长到10月下旬,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