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何云莲)黔江区科协在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中,积极探索科技社团建设新模式,提升了科技社团的生存能力、服务能力和学术能力,形成了发展氛围好、建设速度快、未来前景明的新格局。
坚持高层推动,让发展前景“明”起来。黔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社团发展和科协工作,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区委常委会每年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科协工作。以市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为依据,区委常委会、区委深改委和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指导意见”“黔江区落实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黔江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多个意见方案,出台了有关加强学会正规化建设、学会管理、学会考核等制度性文件,真正让科技社团明白应该怎样建、如何建、要达到什么目标,切实把科技社团的制度基础打牢。
坚持部门联动,让发展氛围“好”起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及社会组织积极助力科技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从人财物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区科协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摸清家底,有序引导,科学发展”思路,以“科技工作者集中优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先”的两个优先原则,引领科技社团规范发展。
为此,黔江区科协专门成立了3个组织,服务黔江区工作大局。成立科技创新协会,服务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成立智汇旅游文化研究院,服务“文旅美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立农技协联合会,服务全区乡村振兴。近3年来,全区科技社团增加了12家,团体会员增加了117个,个人会员增加了967人。
坚持骨干带动,让发展速度“快”起来。重点培育成熟社团,发挥骨干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建立区科协班子成员联系科技社团制度,每年赴联系点指导调研工作不少于2次,每季度由区科协牵头组织交流会,由骨干社团分享工作经验。建立科技社团一对一“老带新”机制,区科协负责协调6个以上成熟社团发挥帮带作用,指导新社团开展注册、年检、法律维权、项目实施等业务。
黔江区辣椒协会每年指导2至3个新发展社团,主动为发展社团提供注册、年检代办服务,从而使注册时间缩短至4个工作日、年检时间缩短至2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坚持社团主动,让发展底气“足”起来。各类科技社团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研究论证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力,科技社团自身建设和发展底气更足。
近年来,区科技创新协会先后承接了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区农学会助力创建的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成为渝东南第一家通过现场评审的检测机构。围绕党政中心任务,科技社团年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参与活动的科技志愿者达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