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汽水,可乐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一种。但可乐最初并不是饮料,而是被当作药剂在药店出售。
最早的可乐,是1886年由美国医学家约翰·潘伯顿用来自西非的可乐果配制而成的糖浆。可乐果是西非的原生物种,当地人长期以来习惯于直接口嚼来提神,其中的提神成分便是见于茶叶、咖啡和巧克力中的咖啡因和可可碱。潘伯顿配制的可乐果糖浆,以大量的糖、柠檬酸、香草、豆蔻、肉桂等香料掩盖苦味,并使用焦糖让饮料呈现深棕色。在药物匮乏、医学知识有限的年代,这种糖浆主要作为医治头疼的药剂在药店售卖。
一次,药店店员匆忙间用苏打水代替水来稀释这种糖浆,没想到获得了更好的口感。潘伯顿得知此事后,决定将这一发现投入商业生产,这种苏打水饮料就被命名为可口可乐。当时正值美国禁酒时期,可口可乐作为酒精类产品替代品推广到市场。在宣传中,潘伯顿侧重宣传它“不含酒精,并且具有治疗头痛、缓解疲劳的功效”。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认识并接受后,可口可乐便将宣传的立脚点从“药用”逐渐转换为“一般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