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出现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到贷款、信用卡等银行业务审批,这可怎么办?一些公司看准“商机”,打出“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旗号收取高额服务费,最后往往无法完成修改、不予退款而跑路失联。“征信修复”到底可信吗?被骗的服务费又能否要回来?
2013年3月开始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征信服务可使交易主体能以较低成本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一方面可防范交易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但随着征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与征信相关的虚假宣传和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胡桂霞指出,征信业务对于“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公平竞争商业环境创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征信法规规定,征信记录不可随意删除。信息主体如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胡桂霞提醒:个人应理性消费、合理借贷、按时还款,出现逾期后及时还款,切勿相信“征信修复”的骗局,诚信守约,共同建设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