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机赢主动 应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挑战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第06版:致敬2022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抢先机赢主动 应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挑战
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良兵:
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通讯员 胡倩

  许良兵正在梳理咸宜镇茶叶产业发展思路。 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价值链,推动多产业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时任城口县咸宜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许良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口县特色农业技术推广及产业技术指导,让实用技术扎根在泥土里,让科学技术真正惠民。

  2017年,许良兵与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共同进行了国家第三次种质资源城口片区普查与收集。

  总共16天的行程,许良兵和专家们用脚步丈量了城口县的每一寸土地。经历了恶劣天气、队员受伤等周折后,他们最终搜集到种质资源351份,包含野生猕猴桃、火罐柿等全球独占性资源。

  丰硕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然而许良兵并不想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认为,发现只是开始,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更为关键。

  几乎是片刻不停,许良兵与市农科院专家们一道撰写了《关于大力发展城口县野生农业的建议》,建议城口深度开发具有本土特色、使用“传统栽培方法”和“经典美食方式”的产业。

  随后,城口县委、县政府将具有产业化开发价值的特异性资源特色杂粮纳入了脱贫攻坚七大扶贫产业行动计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发野生猕猴桃、火罐柿等优异种质资源。

  许良兵组织编制了《城口县食用菌种植技术要点》《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等手册,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推动城口县食用菌规范种植规模逐年增加到1300余亩,脱毒马铃薯种植10万余亩,特色杂豆及荞麦等种植面积4万余亩,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目前,城口的野生农业产业规划已经形成,火罐柿苗木繁育基地业已建设完毕,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2021年9月,许良兵放弃熟悉的工作领域及县城舒适的生活环境,主动申请到城口县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咸宜镇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发展。

  他坚持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聚焦“两种两养”优势产业布局,围绕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老旧茶园技改指导、“陕茶一号”新品种引进、羊肚菌种植用地膜覆盖技术研究等工作,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完成了全镇1000亩标准化茶园种植、6000亩老旧茶园技改与40亩羊肚菌种植。

  许良兵深知,产业振兴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可不行,要发动村民一起干才能走上致富路。

  于是,他强化利益联结,发挥种药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带动农户家庭经济迈上新台阶。

  许良兵结合乡村旅游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咸宜镇的“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火炕老腊肉”“香菌巴掌田”等优势特色产业,引进城口县鸡鸣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四季五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咸宜印象、三恩农业、巴山物语等龙头企业入驻咸宜镇,按照“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村民增收、产业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