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坐上最舒适的国产汽车扎根基层 做畜牧业发展的护航员
第07版:致敬2022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人们坐上最舒适的国产汽车
扎根基层 做畜牧业发展的护航员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亮:
让人们坐上最舒适的国产汽车

本报记者 刘代荣

  杨亮(中)与研发团队进行汽车噪声诊断。 受访者供图

  “爸爸,几点回来陪我过节?”这是杨亮的小女儿二宝给他打来的第三次催促电话。

  “宝宝,先和妈妈一起玩。等爸爸忙完了这一阵,一定多陪你玩几天。”此时还在实验室里工作的杨亮,无奈也“无情”地第三次在电话里婉拒了小女儿的请求。

  这一天是6月1日,本来杨亮提前几天就向公司请好了假,答应陪同女儿一起过节,观看女儿精心准备的表演节目。但当天公司产品有技术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作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汽车工程研究总院NVH中心高级经理兼第五党支部书记的杨亮,必须回去解决。

  事后,杨亮笑着对记者说:“搞技术研发,时间就交给了公司。虽然缺失了某些时刻陪伴孩子的成长,但为了事业只能选择无怨无悔。”

  他坦率地告诉记者,自从结婚、有了孩子后,家里的事几乎全部由妻子和父母承担,自己从内心上感到非常愧疚,好在家人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杨经理在长安汽车工作了17年,他加班加点、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是常有的事。”在长安汽车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17年来,这个武汉小伙子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山城这座城市,仿佛黄葛树一般默默地扎根于长安汽车,把儿时的汽车梦融入了现实生活中。

  21世纪初,长安汽车面临商用车向乘用车的转型,迎来了从“造出车”到“造好车”的时代挑战。当时,长安汽车在车外噪声控制方面虽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主要解决了产品能不能卖的问题,但车内声振舒适性控制基本上是零基础,既缺关键技术,也无流程体系。在这样的形势下,刚从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的杨亮怀着满腔热血和赤诚汽车梦,一头扎入了汽车NVH性能研发的浪潮中。

  “通俗地讲,NVH(Noise,Vibration & Harshness)就是驾乘人员最易感知的舒适性体验。”杨亮说。那个年代,人们有车坐就很满足了,还奢望什么舒适性。时代不同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在选择汽车时,不仅仅看重汽车的外观、动力等因素,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加苛刻,NVH性能已成为汽车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长安汽车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组建了NVH性能研发团队,杨亮也成了该中心首批研发人员中的一员。

  “当年,和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人,以打造长安汽车‘好声音’为目标,精诚协作,研究评价方法、搭建分析系统、做流程规范、分享经验案例、外出交流学习……忙得不亦乐乎。”谈及当时的情况,杨亮至今还津津乐道。

  在实验室里,杨亮十几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在创新之路的最前线。每天早上开工前,同事们总能听到角落里传来阵阵敲击键盘声音,那是杨亮在查阅行业最新资讯。在他看来,只有时时掌握科技动态,才能练就对创新的敏锐嗅觉,才能对疑难问题产生新的思路和见解。

  几年下来,杨亮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和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整车NVH性能负责人完成CS75Plus、CS55Plus、UNI-T等12个系列车型开发项目,使产品NVH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标杆水平,助力长安汽车销量逆势上扬,成为中国品牌的新范本。

  “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没有未来,没有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基础技术的企业就不会有核心技术。”杨亮说,在这个行业干得越久,越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把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科技才能成就产品。

  汽车,是情感与生活的承载体。NVH技术,为汽车赋予了“脾性”和“灵魂”。而今,杨亮正以他的初心和使命、智慧和能力,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奋战在NVH领域,让人们坐上属于中国人自主开发的舒适国产汽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