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失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人因此误吃腐败的食物,有人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花香的曼妙,还有人因注意不到烧焦的气味,而无法预防火灾的发生……现代人在不良用鼻习惯、病毒感染、外伤、空气污染、化学品等的刺激下,嗅觉仿佛渐渐“失灵”了。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人对此不以为意。
嗅觉对人体的重要性
鼻腔有呼吸和产生嗅觉两大功能,鼻腔顶部和上部负责嗅觉,下部主管呼吸。嗅觉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感知周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突发险情,可以说,嗅觉一动,各个器官都会配合“作战”:
增强食欲
香气扑鼻的美食能够使人食欲大增,而臭味或腐败的味道会使人自动远离,这些都离不开嗅觉的刺激。
帮助记忆
嗅觉作为大脑里最古老的器官,与情感记忆的连接很强烈。人们闻到某种特定的味道时,能够瞬间勾起久远的回忆,这是由于嗅觉建立了相应的神经反射。
发现危险
有研究表明,嗅觉可以区分很多威胁健康和生命的气味。例如,化学品和腐烂食物的气味进入鼻子后,信号会在100~150毫秒内到达大脑,并在300毫秒内做出反应,使人无意识地远离不良气味。
影响情绪
人在闻到花香或食物香味后,心情会变得舒畅。嗅觉不好的人情绪通常也会受到慢性影响,对周围事物及环境产生淡漠、焦虑、抑郁等情绪。
嗅觉下降和哪些因素有关
鼻腔、嗅区黏膜、神经、大脑中枢功能和结构的正常是保证嗅觉的重要环节。嗅觉受许多因素影响,当你发现嗅觉下降时,很可能是因为身体已经被疾病缠上:
鼻炎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过敏性鼻炎、普通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各类鼻炎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多达2.4亿人。当炎症控制住或做了相应手术后,嗅觉是可以恢复的。
外伤和肿瘤
颅底、颅中窝的骨折,可能损伤嗅细胞和嗅神经,导致嗅觉障碍。患上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疾病,有时会侵犯嗅神经,在头痛或颅压过高等症状尚未出现时,可能首先产生嗅觉障碍。
病毒感染
发生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时,病毒会导致神经功能丧失,造成嗅觉下降。
此外,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神经功能会慢慢退化,嗅觉下降就是症状之一。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嗅觉神经也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嗅觉下降。嗅觉还与气温、湿度有一定关系。在受到具有强烈气味的化学品刺激后,嗅觉会出现暂时或永久损伤。部分人嗅觉细胞先天性发育不良,嗅觉也会受到影响。
出现两种情况应及时就诊
嗅觉改变有时是某些疾病的隐性信号,通常会先于其他症状出现,但常常被忽视。出现以下情况要尽早就诊:
轻微改变
嗅觉下降早期不容易被发现,通常是轻微的改变。当周围人能够闻到很多气味,如强烈的臭味、发霉的味道等,但自己却感觉不到时,预示着嗅觉发生减退了。此外,还要警惕味觉的突然性改变,例如无法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时,也要注意嗅觉是否出现障碍。
嗅觉倒错和幻嗅
出现嗅觉倒错的情况时,患者无法正常感知真实气味,可能闻到臭的味道但认为是香的,或将香味感受为臭味。幻嗅是指患者会闻到原本不存在的味道,即“凭空捏造”。
上述两种情况往往和神经官能症、焦虑或抑郁等因素有关,属于神经和心理上的问题,嗅区功能其实正常,在接受相应治疗后能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