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患者要严防血栓嗅觉突然失灵可能是疾病信号红豆加牛奶补钙又护心抬腿一分钟  自测血管堵不堵
第15版:科技生活·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慢性肠炎患者要严防血栓
嗅觉突然失灵可能是疾病信号
红豆加牛奶补钙又护心
抬腿一分钟 自测血管堵不堵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性肠炎患者要严防血栓

蒋绚 于旭彤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两种,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相对复杂,主要是由于肠道菌群、肠道细胞以及免疫细胞三者之间的失衡。通俗来讲,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肠道中的细菌过度防御,并在肠道黏膜开战,且“战火”绵延不休,最终损伤了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炎症性肠病发生。饮食习惯、卫生环境、药物也可在特定条件下引起三方失衡。

  在这场“战争”中,免疫细胞会产生很多炎症因子作为“信使”,“信使”会借着血管这条“高速公路”,沿途召集更多免疫兄弟,鼓动它们加入“战争”。这些炎症因子通过血管时会激活凝血因子,发生凝血级联反应,进而导致血栓形成。据报道,对比未患病人群,炎症性肠病患者患血栓的风险增加了2倍。

  由于“信使”们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处,破坏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大、中、小各级血管,导致患者全身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较常发生在下肢静脉,通常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红斑,也有些较罕见却致命的血栓栓塞,比如肠系膜血栓会导致腹痛、便血;肺栓塞可出现憋气、胸痛、呼吸困难;脑血栓可导致晕厥、头痛、视物模糊、运动感觉障碍等。

  研究发现,高龄、既往有血栓病史、长期卧床、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服用类固醇激素或避孕药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更易出现血栓,这些人要尤为注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