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父母都在尽最大努力去关爱、教导、呵护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不是每个孩子都像家长期待的那么优秀,即使被大家公认很棒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也会有许多令父母头疼、困惑的事。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呢?
三年级效应应引起重视
“孩子一二年级还考了90多分,上了三年级成绩直线下滑,还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真不知道怎么办好。”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一直名列前茅,现在上了三年级成绩直线下滑,让她很苦恼。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一上三年级,孩子似乎变笨了,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直线下滑,曾经人人夸赞的好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这种现象被称为“三年级效应”。
“三年级效应已经非常普遍,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成绩落后,在学前阶段就对孩子进行小学化教育,这对孩子的学习其实极为不利,在本该自由玩耍的年级过度教育,会扼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重庆江北新学道学校语文教师陈小倩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一二年级的语文以识字为主,三年级更侧重对文本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幼儿时期长期处于家长的被动学习状态下,自主的学习习惯很难建立,三年级学习难度增大,孩子自然无法适应。
“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感受,总之,让孩子们体会到他有能力掌握学习。”陈小倩说。
目前,教育部针对幼小科学衔接问题,要求各地严格部署开展“小学化”治理,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与小学互相衔接配合,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
孩子在家很开朗
在学校却不爱讲话
“孩子在家里很活泼,爱说爱笑,可在学校就是不爱说话,问题回答不上来就哭,这可怎么办?”杨女士的孩子现在在南岸区玛瑙学校读三年级,据她说,孩子读一、二年级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班上就有几位内向的小朋友,他们有的讲话声音小,有的回答问题很紧张,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尤其明显。”曾银玉不仅是南岸区玛瑙学校的督导主任,同时也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她经常会借用有趣的道具,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对于内向的学生,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去了解孩子在校不爱说话的原因。”曾银玉说,面对孩子惧怕老师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更要主动去创造与孩子互动的机会,增进与其之间的感情;如果是学习困难缺乏自信,老师应让孩子从回答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
孩子总是坐不住怎么办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很难认真听讲,导致学习有些跟不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仅让家长很烦恼,对于老师也同样感到很头疼。
对于这个问题,陈小倩老师给出了一些经验之谈,“我们在课前准备环节中,让孩子们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头顶书、闭眼静心冥想,铃声响起,学习力的训练也正式开始。这类训练还有很多,比如五角星训练、横向训练、纵向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方法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除此之外,陈小倩老师还表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不仅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家长也要在“身教”中发挥作用,并时刻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让父母束手无策的状况,作为父母,要有的放矢地采取方法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正确的引导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