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听书不如看书有收获,是因为看书是主动学习,听书只能被动接收。
真相:听书也需要主动参与。
视觉和听觉在大脑中同样以电信号的形式编码,同样需要进行深度加工。大脑并不会区分文字和语言谁“主动”和谁“被动”。
文字以光波的形式被人眼接收,再向大脑传递神经信号,最后到达大脑皮层负责处理文字的区域进行分析和理解。声音信号由耳朵采集,到大脑后形成编码,和视觉信号处理的过程差不多——大脑对这两种信息都需要进行贮存、识别、记忆和理解。
听书的过程不但不“被动”,反而比阅读还多出了一道工序——声音的符号化。汉字其实是表音兼表意的文字,当我们听到某个陌生词汇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去想它是由哪些字组成的,然后从大脑中提取与之相关的图像。如果需要记住这个词,我们努力去记忆的是这些字,而不是声音本身。因此,听书对大脑的要求其实更高,也更有利于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