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你拿出存放的巧克力准备品尝时,却意外发现巧克力表面被一层白色的薄膜覆盖着。这难道是巧克力发霉了?其实,这是巧克力起霜了。
巧克力起白霜是一种常见现象,对此,科学家们还特地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作巧克力开花。虽然名字听上去很美,但白霜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巧克力的颜值,也影响了巧克力的口感。
巧克力“开”出的“花”分两种,一种是糖霜,一种是脂霜。
糖霜由巧克力中的糖分结晶而成。气温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较冷的巧克力时就会液化成微小的水滴,糖在水中溶解后水气蒸发,白色的糖就会析出,并留在巧克力表面,形成糖霜。
脂霜则是可可脂析出。当温度升高,巧克力内外便会存在温度梯度,可可脂在多次“溶解—结晶”的循环中,逐渐朝外部高温区移动,最终就会在表面形成脂霜。
一般情况下,通过包装技术的提高和配方的调节,糖霜是基本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巧克力起霜多数时候是脂霜。但不论是糖霜还是脂霜,它们都不含有有害物质,只要巧克力还在保质期内,都是可以食用的,但相对而言,口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