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两能”是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内容简称。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使用“全民科学素质”的概念,正式将“科学素质”定义为表征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指标之一。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简称为“四科两能”。
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科技知识是指用语言、文字、符号或图像等形式准确描述的客观事物的名称、本质特征以及不同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在心理学中,主要是指利用科学思维从事科学研究,从而得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树立科学态度。科学态度要求具有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具有批判的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具有灵活性,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
崇尚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叫科学精神。
对“两能”的理解主要是两点:一是“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指四科)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点在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参与事务的能力”,侧重点在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
(作者单位:璧山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