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工作着力点作出深刻阐述,全面回答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本版特遴选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到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唯有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沈若冲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工作,迫切需要运用好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论,选取部分条件相对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部分地区先行先试,进一步丰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和政策体系,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及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分梯次推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范。——金观平
我们所讲的“共同富裕”是包括14亿全体人民的,不再是过去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这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的内容也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要有精神上的富裕;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既要体现公平也要体现效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创造,不是要回到吃“大锅饭”的老路上,不是主张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促进共同富裕还要基于国情、立足现实,需要分阶段有步骤。——胡敏
实现共同富裕,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做大“蛋糕”,前提在于高质量发展。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为不同区域、行业、企业创造更好的高质量发展环境,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筑牢发展的基本盘。分好“蛋糕”,目标在于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要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视评
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问题更加关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张树华
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改革导向、绩效评价等方面整体性推进,只有大力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联动,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才能有效、稳妥地解决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真正回应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夏文斌
城乡差距的根本问题是我们的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的:城乡之间的社会基本权利不平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应当让人口、家庭能自由流动,要让农民市民化,让农民进城落户,享受同城待遇。目前农民作为劳动力进城打工不难,但变为市民有很多障碍,全家落户很难,社会身份不是市民,就不能享受同城待遇,那么在住房医疗社保等方面,他还是农民,不能享受同城待遇,这就意味着他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市民存在机会上的不平等。——刘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