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记录文字,进行文化传承,纸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重大发明功不可没。那么,你是否会好奇古人都用过哪些原料来造纸呢?
麻纸
麻纸以大麻、亚麻、苎麻等麻类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其具有细腻、不透水等优点,是造纸的优等原料,是我国最为古老的纸,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唐代以后,纸品耗量大,麻类植物供不应求,无法满足人们所需,麻纸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皮纸
树皮中的韧皮纤维也可以是纸的原料,这样做成的纸被称为皮纸。树皮纤维长宽比较大、纤维素含量高,也是很好的造纸原料。皮纸通常用的原料主要有构树、桑树、青檀等植物的树皮。
构树:汉代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就曾使用过构树皮。构树皮作为造纸原料,一直沿用至今,如腾冲、庆宣纸厂仍用其生产书画纸、棉白纸、普洱茶内包装纸等。
桑树:桑树枝皮纤维细长,韧性也极强,是树皮造纸纤维中的“优等生”。历史上著名的明仁殿纸和开化纸等,都是用桑皮制成的。
青檀:青檀纤维含量多、规整度高、成纸均匀,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宣纸始于唐代,产于安徽泾县,在当时隶属宣州,故此被称为宣纸。清代以前,宣纸的原料全部都是青檀皮,但由于青檀皮消耗量过大,宣纸供不应求。古人经过反复实践,最终用沙田稻草作为辅料,成功解决了青檀皮紧缺的问题,同时还增强了纸张的绵软性。
竹纸
竹纸是以毛竹、苦竹、慈竹、水竹、淡竹等竹类的茎秆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纸。
用竹造纸,始于晋代,盛行于唐宋。竹类纤维含木素较多,稳定性差,造出来的竹纸脆而易碎。为了改进竹纸质量,古人在制作工艺上不断研制、改良。最终,有韧性、宜书写的竹纸成功制造,这样的技术也让用木材造纸变得更加轻松。
如今,纸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作为日常用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材料也替换成了木材,其所得纸品不仅制浆得纸率高、杂质少、易洗涤,且成纸强度大、白度高,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