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于教孩子写作,自己却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写作是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语文考试需要写作、找工作时提交个人简历需要写作、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写作、作工作报告需要写作、撰写合同也需要写作……一所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再好,一个单位工作做得再好,要推广宣传还是需要写作!一个孩子如果不会写作,长大后将会受到很多限制——不能让写作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老师,写作文不知如何下笔”“老师,我不知写什么”“老师,我没有难忘的人和事”“老师,我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在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孩子们关于写作的苦恼。面对熟悉的环境,写不出好的文章;面对熟悉的人,写不出感人的故事;面对动人的场面,写不出动情的文字……
看着孩子们焦虑的眼神,我不禁思考,为何如今的孩子古诗词背得不少,美文佳句也是铭记于心,可还是不会写作文,还是写不好作文!思索再三,我想灵感来源于生活,他们每天过着家庭——学校——补习班“三点一线”的生活,成天在题海里摸爬滚打,缺少对身边事物的留心,缺少对美好生活的发现。如此反复,他们的生活是一片空白,他们的感情是一片空白,他们的爱憎是一片模糊,他们的审美是一片混乱。如此这般,他们怎能写好作文呢?
肯定不能!写作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作文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作文。好的作文,有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那些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学习教育等都来自作者身心的积累。而只有日积月累、不断总结,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发生变化,从量变到质变。
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的事物,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美是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构成的,美是需要发现的。巴金说: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文,亦如此。古今中外的作家都是从生活的源泉里吸取养料,找寻素材。所以,孩子们要勇敢地走出家庭和校园,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多体验生活,多收集素材,把发现到的美,带着思考和感悟去大胆地写出来,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好文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离开生活,没有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只会苍白无力。希望孩子们能走进生活,品味生活,写出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奠定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