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苗苗苗苗苗!”接到全民申请接种新冠疫苗的文件通知后,我第一时间将这好消息电话告知表妹。
对“旅游达人”表妹而言,每一个不能出游的日子都是她人生的“寒冬”。可是,当我把全民申请接种新冠疫苗的消息告诉表妹时,电话那头,却是异常的平淡,竟没有一点欣喜之情,与此前渴望接种的语气可谓天壤之别,只是礼貌地表示:“还要考虑考虑。”
“还考虑什么呢?”我问她,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为国产灭活疫苗,研发生产手段成熟可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市几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都争先恐后报名,撸起袖子一起苗苗苗。
表妹听后,依然和我“打太极”,一会说自己有过敏体质,一会又说最近有些风寒感冒,暂时还不准备去打疫苗。
表妹的态度让我甚感意外,饭桌上与父亲聊及此事。从医五十余年的父亲却说,表妹有此心理纯属正常,他身边也有一些和表妹有同样心理的人。之前疫情汹涌时日夜盼望疫苗,可当疫苗真的研发成功并推进全民接种时,却有些犹抱琵琶。“疫苗有没有效?”“疫苗对身体有没有害?”人们充满了疑虑,甚至有担心成为“小白鼠”。
父亲还对我说,作为医务工作者,其实你我都知道,每一次疫苗投产前都要经过反复论证和临床实践,事实上很多流行病、传染病的阻断,大多得益于此病疫苗的成功问世,正是这些疫苗在新生儿时期的全覆盖接种,以前谈虎色变的一些病种才得以灭绝,也是如今人均寿命得以大幅提高的原因。父亲让我不必担忧,表妹应该很快就能想明白,当下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当带头打疫苗,给他人分享接种经验,呼吁大家要像人人戴口罩一样人人打疫苗,一起“撸起袖子苗苗苗”,群众有疑虑更需要我们医疗机构等部门工作人员耐心做好科普工作,悉心解惑,早日让群众“应接尽接、应接早接”。
我便在医院申请打了疫苗,并将打疫苗照片发至朋友圈,配上“撸起袖子苗苗苗”的文字。果然没几天,我就接到了表妹电话,告诉我,她已去当地村委预约了,下午就可去打疫苗。此时,表妹才告诉我,原来她前几天听到了一些关于新冠疫苗的传言,说某某某打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某某某打后出现不良反应,说得像模像样,仿佛真有其事,才使她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再加之国内疫情控制环境很好,接种疫苗并不是那么迫切。
接着,表妹很开心地说:“打过疫苗,就多了一种保护,心里踏实,家人也放心。我和几个姐妹已约好,准备五一出去旅游了。”
我也很高兴地告诉她;“儿子儿媳回家告诉我,他们两个也接种了疫苗,邀请我们五一假期去周边游玩。表妹,希望我们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偶遇啊。”
“你接种新冠疫苗了吗?”这是近日朋友见面时流行的一句新问候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的趣味口号更是耳熟能详。希望,我们每个人“撸起袖子苗苗苗”,为防疫贡献“一臂之力”,一同筑起防疫“新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