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们的“社交隔离”(上)大渡口区举行第七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初赛涪陵区科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黔江区科协开展节能宣传暨低碳日活动彭水县科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南川区“珍爱生命 防止溺水”专题教育活动走进大观镇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动物们的“社交隔离”(上)
大渡口区举行第七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初赛
涪陵区科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黔江区科协开展节能宣传暨低碳日活动
彭水县科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工作
南川区“珍爱生命 防止溺水”专题教育活动走进大观镇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动物们的“社交隔离”(上)

大河

    蚂蚁。

    蜜蜂。

    蝌蚪。

    西部低地大猩猩。

  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可是你知道吗,这不是人类的独特行为,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很多群居性动物都会采取“社交隔离”,有的做得比人类还要“自觉”。

  蚂蚁

  迅速行动 全体动员

  有着“超级生物体”之称的蚁群往往由无数只蚂蚁组成,它们干起活来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就像大脑里的神经元一样。作为社会性极高的生物,蚂蚁对“社交隔离”这事儿当然很擅长,不过它们发现病菌并防止其扩散的方法和效果仍然令人啧啧称奇。

  就拿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黑色园蚁来说。一旦蚁群中有成员发生了真菌感染,其行为规律就会迅速做出改变。一般情况下,蚁群至少包括看护蚁和采集蚁两种,前者“主内”,负责照看家里的小蚂蚁,后者“主外”,负责外出觅食。采集蚁感染病菌的概率较大,一旦在旅途中意外“中招”,看护蚁和采集蚁都会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病菌扩散。

  《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反应甚至在采集蚁发病之前就开始了,它们会主动进行“自我隔离”。研究人员将部分采集蚁暴露于一种真菌孢子中,才过了短短不到一天,这些采集蚁就开始延长“外勤”时间,减少同其他蚂蚁的接触。未被感染的采集蚁也开始尽量远离已经感染的“队友”,而看护蚁则会赶紧把幼蚁往蚁巢的更深处转移。

  目前还不清楚蚂蚁是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的,但它们如此迅速地采取行动,无疑在遏制疫情方面成效显著,这也是人类社区在很多流行病中错过的机会。

  蜜蜂

  两种信息素是关键信号

  与所有的蚁类一样,数百种蜂类同样也是社会化昆虫,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精密的分工体系,往往“数代同堂”。如此庞大的家族,要想避免病毒导致“群死群伤”事件,唯一的办法只有“早发现、早处置”。

  比如,有一种细菌性疾病名为“美洲蜜蜂幼虫腐臭病”,蜂卵一旦染病,就会散发出两种特殊的信息素,而成年蜜蜂感受到这两种信息素的混合气味之后,就会迅速行动,反应比仅感受到其中任何一种信息素时积极得多。它们一旦找到来源,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所有染病的蜂卵统统搬出蜂巢。该项研究刊载于《科学报告》杂志。

  蝌蚪

  游得远点更安全

  过去人们并不清楚,除了人类之外的动物是否具有识别同类患病、并减少其他成员感染风险的能力,直到上世纪90年代晚期,有学者发现美洲牛蛙的蝌蚪十分擅长躲避一种危险的细菌感染,这种细菌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蝌蚪一旦发现同伴感染,就会游到远离其约30厘米外的地方。

  主导该研究的耶鲁大学科学家斯凯莉教授认为,被捕食者在遇到天敌时,行为甚至身体都会出现巨大变化,从动物的角度看,对疾病风险做出类似反应很可能是基于同一原理,即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健康的牛蛙蝌蚪能嗅出患病蝌蚪在水中释放的化学物质,不过具体的发现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西部低地大猩猩

  看着不对立马离开

  跟人类一样,大猩猩具有发达的视觉,所以即便不能像蜜蜂或蝌蚪那样嗅出危险,却仍能通过眼睛发现疾病并主动离开。

  西部低地大猩猩是群居性动物,其中,雌性大猩猩会选择在不同的群体之间生活。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个群体中是否有大猩猩患有雅司病,是母猩猩决定是否选择这个群体的关键因素。雅司病是一种热带皮肤病,可导致皮肤严重肿胀。在对近600头大猩猩跟踪研究了10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雌性大猩猩会不计一切代价远离患有雅司病的群体。

  黑猩猩也有类似的警觉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据灵长类动物专家古戴尔首次报道,黑猩猩会排斥得了脊髓灰质炎的个体,健康的黑猩猩甚至会对患有这种传染病的个体发起攻击,不过古戴尔也发现,有些得病的黑猩猩最终会幸运地恢复健康并重返“大家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