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中,涌现出了多个农技协组织,主要分布在果品、蔬菜、水产、肉牛、山羊、生猪等种植、养殖行业。这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推广农业技术、组织会员发展中逐渐壮大,是农业产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新形势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如何推动农业产业振兴,笔者认为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加强农业行业组织建设。农技协在发展过程中要借助当地政府、科协的力量,完善章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凝聚力,与广大会员结成相互依存、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可按照生产门类、农时季节、产供销等生产环节,把单个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统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统一购买良种和生产资料、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等服务和管理模式,把服务做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帮助农民克服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的困难,推动单一分散的农业经营向规模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同专业的农技协联合起来,扩大规模,增强抗御风险能力,转变“同行生嫉妒、同行竞争”的观念,搭建产业交流平台,帮助农产品走出去。
抓好应用技术推广普及。农技协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服务功能,传播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组织网络和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农业专家、乡土能人普及先进的生产实用技术,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农技协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农业先进的实用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户之中。通过推广、应用适合本地自然条件,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大力发展高产、高值、高效农业,促进农业新成果转化,促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推动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引导建设稳定的职业劳动队伍。农技协作为非益利性社团,要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再教育,提高技术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推动农技人员科学素质的提高。要充分引导劳动队伍本土化,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的培训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同时,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普及、交流、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让农民可以在家附近就业。
推动产业的一体化经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农技协可以面向市场,在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围绕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在生产、供应、销售各个环节开展服务,成为联结农民和市场的纽带,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推动产业一体化经营,增进农民对市场的了解,增强农民研究市场、进入市场的能力,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搭建广阔的平台。
强化信息服务能力。因信息不对称,农民对市场走势预测不准,容易导致増产不增收。农技协作为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可以为广大农民搭建一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产业化发展和市场联络的信息服务平台。发挥农技协的组织网络优势,使农技协与农民之间通过技术上、生产中、销售环节上的信息互通互利,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云阳县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