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新疆旅游,我不会挑在12月份。在寒冷面前,我知道自己会“怂”。天气预报说,乌鲁木齐12月份气温都在-15℃左右,一想我就浑身打寒战。但这次去新疆是公务,新疆于我,有些故事不得不说。
以前老师教我们写“疆”字,他说“疆”字就是专门为新疆而生的。“疆”字左右结构,它弯弯曲曲的“弓”字边,就像新疆5600多公里的漫长边境。
疆字右边,老师似乎忘记诠释了。后来,我请教精通地理的兄弟,他告诉我,疆字右边,“三横两田”:“三横”由上至下排列,分别代表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三山夹两盆”。上“田”为北,是准噶尔盆地;下“田”为南,是塔里木盆地。大漠、天山、绿洲、湖泊,大美新疆风情万种神秘壮阔。
小妹从新疆给我传来的照片里,幽邃深蓝的夜空下,一溜山脊轮廓分明。草原中,一排金黄的灯光,夺目璀璨,宁静旷远。她告诉我,这是8月阿尔泰的夜晚。她说新疆最好的风景,在七八月份,或者大雪封山前的十几天。著名作家韩子勇对雪前的阿尔泰有过描述:“(那时候)所有的树木仿佛燃烧起来,轰轰烈烈,仿佛有一只巨手从天空快速泼下辉煌繁荣的色彩,一棵棵白桦树爆炸般喷射出绚烂疯狂的光焰,似乎之前的季节只是用来成长和积累它的力量,好在瞬间挥霍掉全部的青春生命。”
最美的季节似乎已错过,但我并不遗憾。雪山大漠始终如谜一般存在,我想听的,是历史深处的回响。
来到新疆下车就看到大巴扎。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抬头,一片金黄的穹隆,远眺,一排尖拱、马蹄拱、多叶拱的门窗。一群维吾尔族姑娘和小伙,正扭着灵动的脖子,随音乐翩翩起舞。两个词在心中激荡:蔚为壮观,独具风情。
陪我的朋友介绍说,大巴扎像内地的大超市,但产品极具民族特色,是神奇西北100景之一。
兴致勃勃的我走了一圈,回过头才发现这里的气温也不是传说中那样吓人。餐厅在大巴扎二楼,楼层中间有一片宽阔的舞台,舞台上的大屏幕正播放着大美新疆的风土人情。开饭不久,舞台上便歌舞升平。歌舞绚丽、瓜果美食、民族风情,这是新疆特有的味道。
正左右四顾,旁边的朋友悄声对我说:“现在舞台上表演的是‘木卡姆’音乐。”我有些发愣,朋友说:“‘木卡姆’是新疆特有的音乐艺术,音乐中饱含草原和绿洲,有东西方文化的穿插交织,如今已经被纳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便放下筷子仔细倾听。
传说中的手抓饭来了。一眼看去,吓了我一跳,一盘炒饭上横着一根又长又粗的羊腿!羊腿肉鲜嫩,并无膻味。用胡萝卜、黄果粒炒过的米饭,看起来亮晶晶的。一粒一粒的长粳米,筋道,有嚼头,入口清香四溢。
也是凑巧,手抓饭入口,维吾尔族歌手出场,一曲《达坂城的姑娘》惊艳四座。我问朋友,达坂城是指什么呢?朋友说,那些难以翻越的羊肠小道,随着道路不断攀升,总会有一个或数个高海拔的地方。这些地方比较开阔,有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寒风凛冽。人马走到这,天地一览无余,接着就会是下坡路了——这样的地方叫“达坂”。
我不知道,有多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在新疆务工经商、工作求学。乌鲁木齐的商场、工厂、车站、机场,井然有序,生机勃勃,随时可见不同民族的人在交谈。问路的时候,你压根不需要担心蹩脚的“川普”,正宗的川话也能换来一声“亚克西”。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后,美丽的新疆民安物阜,蒸蒸日上。
太多的人,抱着一腔热血来到新疆,帮助新疆各族同胞建设自己的家园。也有太多的人,把青春乃至一生献给了沙漠和绿洲。比如上海人余纯顺,还有像朋友一样从家乡出发的追梦人。
有些遗憾,今年夏天我有机会去喀什工作,但是我以为新疆的寒冬会让我无所适从,结果我失去了这个机会。没想到的是,如此众多的人们,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离开乌鲁木齐那天,机场的广播中传来这首新疆民歌,一时心潮起伏。对于新疆这个好地方,我终究是个过客,有些遗憾注定终身。天空,有雪纷纷扬扬,飘过天山,飘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