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科协开展心理援助活动你遇到过“舌尖现象”吗北碚区科协“线上科普课堂”受好评南川区科协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涪陵区科协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万盛经开区妇联念好“五字经”筑牢家庭防线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綦江区科协开展心理援助活动
你遇到过“舌尖现象”吗
北碚区科协“线上科普课堂”受好评
南川区科协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涪陵区科协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万盛经开区妇联念好“五字经”筑牢家庭防线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你遇到过“舌尖现象”吗

余裕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和朋友听到一首十分熟悉的歌曲时,恰巧你的朋友随口问起这首歌的名字,你刚脱口而出:“这个我知道,这首歌叫——”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明明感到歌名已经到嘴边了,但任凭你绞尽脑汁,却始终说不出来。这其实就是“舌尖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

  现象形成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活动包括编码、储存、检索和解码过程。在记忆过程中,人体的大脑像电脑一样,先将各种外界学习材料自动编成形码、声码和意码,然后,再将这三种码分别放到大脑组织中不同的部位去储存。当我们需要回忆时,大脑便将这三种码分别从不同的部位检索出,解码后再联结出原来的形象、名称和意义。

  记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记忆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在检索过程中,形、声、意码中某一种码无法检索出或三者检索后无法联结,记忆中的物体就会“缺胳膊”或“少大腿”,差这么一点点,于是就形成了“舌尖现象”。

  关于“舌尖现象”,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布朗和麦克尼尔认为,“舌尖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想说的词语在我们的大脑中没有被完全激活,达不到被提取出来的阈限值,所以无法说出口。

  美国波莫纳学院的研究者伯克在1991年对“舌尖现象”做出了一种略有不同的解释:之所以出现“舌尖现象”,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传递这个词语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断裂,进入了一种“传递缺陷模式”。就像按照食谱做一道汤,有了锅、水、炉灶,正想调味时,却发现食谱里并没有讲解该添加什么调料,因此无法烹饪出食谱上的汤。

  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者伍德则把“舌尖现象”看作我们大脑中信息竞争的结果。对于我们想说的词语,大脑中可能储存了不止一种相近甚至相同的词语,而正是这些词语干扰阻碍了我们想说的词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可以说,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科学家对于“舌尖现象”的发生原因有了一定了解,但其更完备的机制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哪些因素导致大脑“犯错”

  了解过上述几种理论解释,你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些相近之处,那就是产生“舌尖现象”是由于大脑回想某个词语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错误,导致想说的词语没能成功地记起来。犯错误总会存在原因,那么,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大脑“犯错”呢?什么时候大脑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呢?

  从我们想说却记不起来的这些词语本身来看,较少在平时使用和较新异的词语更容易发生“舌尖现象”。如“刻板印象”等专有名词会比其他类型的词语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实验显示,我们对词语的熟悉度、使用频率都可能影响“舌尖现象”的发生率。

  另一方面,除了词语本身的属性会对“舌尖现象”造成影响,我们本人的情况,尤其是生理因素,也会对此造成影响。许多研究者发现,“舌尖现象”的发生与年龄有关。相比年轻人,年纪大的人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此外,人们的情绪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当人们处在压抑的情绪下,可能会比处在一般的中性情绪状态时产生更多的“舌尖现象”;压抑情绪越深,“舌尖现象”的状态就越不容易缓解。

  “舌尖现象”能带来积极影响

  有研究显示,当人们发生“舌尖现象”时,会做出更加积极的判断。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舌尖状态与积极的好奇心有关。当想不起问题答案时,相比没有处于舌尖状态的人,处于舌尖状态的人会更加想要找出答案。他们对答案更加好奇,并在有机会的时候,更愿意投入精力与时间来获取答案。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舌尖状态暗含有一种积极的适应性目的。它会促使你继续积极地寻找你的记忆,而非消极地选择放弃。

  舌尖状态可能就像你在寻找某些东西时收到提示或线索一样。换言之,“舌尖现象”本身也许就是一个信息碎片,暗示你在继续搜寻答案时会遇到有关的信息。由此看来,舌尖体验可能是振奋人心,甚至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表明你在接近目标或已经接近答案了。

  如果下次再遇到想不起歌曲名字的情况时,不要紧张,平复一下你的情绪,给大脑放个“小假”,也许不一会儿,你想要的答案就会从你脑海深处慢悠悠地游出来,你的嘴巴会告诉大脑:“它”上岸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