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记者3月21日从重庆高新区获悉,由市科技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建设的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共享服务平台(生物医药方向)自去年正式投用以来,截至目前共为数百家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临床评价、检验检测、技术咨询、孵化培育、资本对接、产业融合等共享服务千余次。
“1+1+3共享服务平台”开启共享模式
共享服务平台管理方——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按照“1+1+3”模式建设,即1个线上信息化数据运营服务平台、1个线下集成窗口服务平台和3个线下子平台。3个子平台包括基础与应用研发共享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临床评价服务平台和生物医药基础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全市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平台的承接单位都由业内具有权威资格的公司或机构运营。如基础与应用研发共享服务平台由拥有符合GLP规范基础研发平台和cGMP临床产品生产制备平台的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生物医药临床评价服务平台由拥有GCP资质的重庆莱茵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生物医药基础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家法定检验检测机构——重庆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共享服务平台是围绕重庆高新区、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需要而打造的,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资源集聚优势,再叠加重庆国家自创区政策优势,将能更好的促进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企业减少研发投入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去年9月,研发共享服务平台的线上信息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载“研发共享平台”App,实现“掌上点单”。
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促进共享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管理公司参照重庆高新区“渝新券”管理办法,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服务券,每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可根据需要,自愿领取最高价值30万元的服务补贴券。
“共享服务平台对于我们生物医药中小企业来说,既能减少研发投入成本,还能缩短研发周期。”普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以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治疗技术研发为核心业务,作为初创型生物技术研发公司,搭建大型细胞研发平台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投入。
了解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后,他们通过基础与应用研发共享服务平台与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委托)合同”,外包了细胞株的STR鉴定、慢病毒整合位点检测、CAR-T细胞用的慢病毒滴度检测等技术服务,大大节约了公司的研发成本和人员费用。目前,该公司正计划整合相关数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区级市级相关项目课题2项。
为数百家企业提供服务千余次
记者了解到,目前,共享服务平台中的基础与应用研发共享服务平台已完成设备购置投资6500余万元,符合GMP标准的生物医药实验室投用,对外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开发服务534项。
生物医药临床评价服务平台已完成平台研发设备及科研服务设施投入2145余万元,今年继续投入1161余万元,已服务企业17家,提供临床试验、检验检测近200次。
生物医药基础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服务生物医疗企业500余家。
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大健康产业进一步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蓝海”,希望通过“共享服务”模式,吸纳更多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建,构建政、产、学、研、金、孵等各方资源汇集的大健康产业链创新服务及共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