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将党的百年征程和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育人工作体系,转化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营养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任务、丰富创新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必要举措。
今年以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推进革命精神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建设为契机,通过组建师生百人宣讲团,广泛开展分层次、有重点、重创新、紧贴学生的宣讲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成宣讲主角收获丰
启动宣讲活动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宣讲形式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效果。
经过商讨研究,学院领导和老师们一致认为革命精神教育宣讲既要在课堂上讲,又要在课堂外讲,既要老师来讲,又要学生去讲。让离学生最近的人“现身说法”,让青年影响青年,让学生引领学生。
今年4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活动正式启动,而此项活动最大的亮点便在于组建革命精神教育宣讲团,邀请学生加入,成为宣讲主角。
全校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经选拔、培训,一支由106名宣讲成员组成的师生百人宣讲团组建成功,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教师26名、优秀学生代表80名。按照“一名教师+一种精神+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宣讲团队,共计形成26个宣讲小分队。
据悉,优秀学生代表由各党员教师从授课班级的表现优异学生中选拔3-4名学生作为该教师带队成员,选拔标准包括思想端正、品学兼优、信仰坚定、表达清晰、感染力强、踏实勤奋等品质,从而实现以优培优。
为了保证宣讲效果,学院特地聘请了学校老党员、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联合对宣讲团成员进行专题指导和“岗前培训”。
环境与质量检测学院药安专业2001班的马袁霞就是师生百人宣讲团中的一员,参加了十余场宣讲。“我是一名红岩精神宣讲员,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让同学们听到、看到我的宣讲。”马袁霞说,在参加宣讲的过程中,自己收获了很多,每一份宣讲稿从选题到内容,老师都会亲自指导把关,准备宣讲材料时,也能从先辈们的坎坷征程中汲取力量。
讲活革命精神成效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红岩英烈——江竹筠,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江姐……”今年6月初,宣讲小分队走进制药工程学院,为同学们开展了29场“中国精神代代相传”宣讲会。
成员们以鲜活的历史人物为依托,以生动的人物故事为载体,以深刻的精神内涵为实质,分别对五四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长征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讲述,收获学生好评。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谈到:“这次宣讲很有意思,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很多党史故事、人物精神,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宣讲方式很有趣,内容也不枯燥,还有问题和互动,让人印象深刻。”“最让我感动的是陈乔年与陈延年的故事,他们生于民族危亡之际,成长于乱世之中,却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我深受震撼”……
在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师生百人宣讲团开展的每场革命精神宣讲几乎都会收到类似的好评。
究其原因,是因为宣讲团真正做到了“将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我们以‘设立一个目标、设定一个情节、设置一个问题、设计一个互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宣讲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敏介绍。
据介绍,精心设计宣讲内容是宣讲团师生极为重要且重视的一项工作。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伟大精神作为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来源,宣讲团师生注重挖掘感人细节,以叙述的方式把文字变成鲜活生动、凝心聚力的案例,让历史人物、故事案例可观、可听、有感、有悟,将革命精神讲活。
传承红色基因氛围浓
宣讲活动启动后,师生百人宣讲团面向长寿校区和江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按照每个二级学院班级和学生数量比例,分别对接2-5支宣讲小分队,利用各班级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晚点评等时间节点,深入校园、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开展宣讲。
自宣讲活动启动到6月20日活动结束,两个多月时间,师生百人宣讲团赴各二级学院作宣讲共计95场次,覆盖在校生7023人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同时推送相关7篇新闻稿件,在全校形成了人人争做领学人,争做红色基因传承人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学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热潮。
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活动开展期间得到了各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多元联动、协同作战的宣讲合力。宣讲成员在为期2个月的宣讲中不断精进宣讲内容、磨砺宣讲能力,形成既有理论阐释、又有案例分析,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宣讲魅力,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增强了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获批重庆市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学校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有力提升了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新质量。本次组织革命精神宣讲活动便是探索“党建引领思政课”铸魂育人工程的一次生动实践。
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拓宽思政课革命精神学习教育的实践育人平台,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学习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文道群 刘敏 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