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谋幸福的关键着力点美方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对中国的恶意诽谤与事实真相依法对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规模创新高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青年力量
第007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为人民谋幸福的关键着力点
美方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对中国的恶意诽谤与事实真相
依法对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规模创新高
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青年力量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人民谋幸福的关键着力点
——“十四五”开局之年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观察
□新华社记者

  “十四五”开局之年,伴随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部署渐次展开,海内外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踏上新征程,进入新阶段。共同富裕有了更新、更深的时代内涵——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何这个时候把推动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向着更长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并提出重大举措。

  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此刻的中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把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论述国家富强时就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后,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宣示。

  初心永恒,承诺如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船稳当奋楫,风好正扬帆。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次重要会议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全面深刻、开创性回答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放眼全球发展大势,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

  到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指出。

  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发展概念,更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

  虽然中国经济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受地域、城乡间资源禀赋等国情所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与发展阶段伴生的“成长烦恼”同样存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也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主义,不是吃“大锅饭”“养懒汉”,更不是“劫富济贫”。

  当前,有个别声音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曲解为打击民营经济;把加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对个别演艺人员偷逃税进行“顶格”罚款等对不合理收入甚至是非法收入的规范取缔行为,理解为打击高收入群体。

  事实上,无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还是推进教育“双减”、房地产调控等对一些行业进行规范管理,都是推动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务实行动、必要之举,不针对特定所有制企业,更不是针对特定所有制的特定企业。本质都是打造更公平市场环境,推动各种要素充分自由流动,让企业有更广阔发展空间、百姓有更公平机会。

  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这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高度一致。

  靠什么实现共同富裕?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促进共同富裕,发展依然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就在几个月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探路的使命——文件名称中也着重强调了“高质量发展”这五个字。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虽然中国经济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但不少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在中国的3倍以上,差距依然不小。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事实不容忽视。要在持续不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厚植共同富裕的基础。

  “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

  促进共同富裕,于国家而言,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于个人而言,共同奋斗是根本途径。

  共同奋斗的征程中,既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又要弘扬勤劳致富精神,鼓励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幸福美好的生活。

  “富裕”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共同”需要我们一起为之奋斗。

  怎样更好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内涵广泛丰富,收入分配领域改革是一把关键钥匙,其动向备受各方关注。“三次分配”“橄榄型分配结构”等也迅速成为热词。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稳定发展大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更加凸显。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一个整体,互为补充,不能割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个别声音夸大第三次分配在分配制度中的作用,甚至把鼓励第三次分配解读为“均贫富”“打土豪分田地”。这种认识是对政策的曲解甚至是错误。

  第三次分配并不是“逼捐”通行证,且“捐”(第三次分配)并不优先于“酬”(初次分配)和“税”(再分配)。韩文秀明确表示,第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基础上的,不是强制的,国家税收政策要给予适当激励,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起到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

  不少专家表示,当前中国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上都存在着一定改进空间,初次分配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来保证各个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再分配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有待提高;第三次分配可通过税收调节更多发挥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对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

  数据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亿多人,约占总人口的30%,而国际上一些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约在50%至60%。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下一步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目标。

  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将是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工作方向。

  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

  踏上新征程,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凝聚最大共识、开启光明前景。

  这是一个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向前的光荣使命:接续全面小康,在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激发着亿万中国人民勤劳奋斗、开拓创新的豪情,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这也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我国仍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惟因征途万里,所以豪情万丈。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障——

  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建立了新中国,摆脱了千年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正在走向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大道。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正在稳步推进中……

  大道笃行,虽远必至。

  14亿多中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景可期,也必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记者张旭东、安蓓、孙闻、于佳欣、王立彬、王雨萧)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