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亦筑)10月31日,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四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落幕,经过两天的角逐,最终产生特等奖8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78项,以及创新方法教学优秀奖4项。其中5项企业优秀获奖作品将代表重庆参加11月下旬在天津举办的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
本次大赛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总工会、重科院主办,经企业和高校内部选拔推荐,共有357项作品报名参赛,参赛项目创历史新高。
特等奖中,来自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的“优化构型的高密度沉淀池”作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废水的预处理。针对过去高密度沉淀池存在的混凝/絮凝效果不佳等问题,团队利用创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新构型高密度沉淀池,提升了高密度沉淀池的性能,也保证了出水稳定且满足相关水指标,节省了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
“抓中药时,药剂师需按方寻药,但中药柜抽屉众多,找起来很慢。”重庆三峡学院大三学生何金洋说,借助创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他们设计出智能中药柜,在此次大赛中获得特等奖。该中药柜可语音控制打开和关闭抽屉,药剂师只要说出药材名称,对应的抽屉柜就会自动打开,相比传统的抓药方式效率提高75%左右。
我市自2009年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以来,已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我市已有获得认证的创新培训师41名、创新咨询师35名,通过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培养创新方法应用型人才3175人次,获得认证的创新工程师365名。中冶赛迪、德普电气等51家企业开展了创新方法试点示范工作,并建立了企业核心应用团队。企业通过创新方法应用解决各种技术难题665项,申请专利575项,其中发明专利335项,有力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