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传承与涅槃那些英雄永远铭刻心碑十八梯夜色雪枣不是枣陈家湾的秋收
第008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十八梯,传承与涅槃
那些英雄永远铭刻心碑
十八梯夜色
雪枣不是枣
陈家湾的秋收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家湾的秋收

黄海子

  老家的人来电话说,你几时有空,稻子已经收了,就等你有空回来“吃新”,顺便带些新米回城里尝鲜。

  接完电话,看着窗外。发现天空已经比以前更高远清亮了,云也淡了。才想起乡下已经是秋收的“大忙”时节了。

  接完电话,我脑子里呈现出了老家江津李市陈家湾秋收时的情景。

  秋收时,陈家湾的每一块石坝上,农家院里的坝子里,凡是能晒粮食的地方,到处都晒满了新剥下来的玉米粒。

  被晒着的玉米粒,从高处看下去,像是上天丢在人间的金叶子,东一大块西一大片的。那些丢落的金叶子,泛呈着金黄的光芒,把陈家湾的风也浸得金黄。而此时的风,像不知疲倦的孩子,漫山遍野地跑,被它跑过的稻田也就被东一块西一块地染黄了。

  被染黄了的稻粒在风里碰撞着,发出细微又实沉的声音。

  东一处西一处的稻田里的谷粒细微的碰撞声被风串联起来,连成成片的声响,传到陈家湾人的耳朵里,陈家湾人感觉那声音是那么悦耳,那么动听,那么让人兴奋。就像他们去铁匠铺里打秋收时要用的镰刀一样,叮当叮当的敲打声,感觉就是水稻田里一粒饱满的稻子碰着另一粒稻子发出的声响,让人舒畅。

  而此时,陈家湾的人知道,玉米该归仓了,水稻收割的时间到了。

  到了收割水稻的时候,陈家湾的天似乎醒得格外的早。

  早晨还不到五点,陈家湾的稻田里就有人在一镰一镰地收割田里的水稻。镰刀割稻秆刷呲刷呲的声音,和着水稻与水稻碰撞的声响,把还在鸣叫的昆虫声打乱了,使得虫声一起一伏的,像陈家湾一沟一坎的梯田中晃动着的谷浪。

  陈家湾早起收割水稻的人至少要割倒一块田的水稻后,才回家吃早饭。

  早饭一过,陈家湾收割水稻的人就拿上家什——打谷子的木斗,斗轿,挑谷子的大箩,当然,还有人手一把割稻子的镰刀是必不可少的。

  陈家湾收割水稻的场景就是一场盛大的露天音乐会。

  还没有落下的月亮,几颗迟迟不肯退隐的星子,以及陈家湾每家亮着的灯火就是整个舞台的灯光。背景则是清幽的天空以及山峦,舞台是整个陈家湾金黄的稻田。而乐器则是镰刀,搭斗,以及陈家湾地里能生长的一切。

  音乐会开始。

  先是藏在草丛的虫弹奏,那声音或轻盈,或悠长,或急急如雨落,或潺潺似流水。接下来就是节奏明快的,呯嘭呯嘭的打谷声,打谷声起,虫鸣开始慢慢隐退。

  此起彼伏的打谷声如同一支打击乐。混杂在打击乐里刷刷的割谷声,稻田里被惊醒的鱼溅起的水花声,割稻子时惊起的蜻蜓、蚱蜢、蝴蝶等昆虫,还有睡醒了的鸟,以及赶来捡拾遗落的稻穗的孩子们的叫声,笑声,把这支打击乐伴奏得浑厚而热烈。

  天大亮的时候,陈家湾能晒稻子的地方东一块西一块都摊晒上了稻子。黄澄澄的稻子在露天的音乐会上是最深动的一曲,仔细听来——它是劳作的辛苦,是收获后的满足,是对土地回馈的感恩,是对未来好日子的期许。

  站在阳台上,我看见有几片叶子从树上掉下来,又被风托起,在秋风里舞蹈。

  我想,我真该回老家“吃新”了。

  我既然错过了金秋收获的日子,但吃新这个用来庆贺丰收、感恩天地、期望美好富足的日子,我是不能再错过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