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目前,这个自助服务区已实现提供个人和法人办理事项办事指南、办件信息等查询服务,以及施工企业资质、监理资质、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信息报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4类事项的自助交件服务,未来还将推出简易事项自助申报、自动审核、当场出证功能,打通信息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一半以上
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
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我市不仅在线上发力,线下更有一套完整的“组合拳”。
2018年以来,重庆作为全国16个试点地区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主要构建了“五个一”体系:即一张蓝图统筹项目生成、一个系统集中线上审批、一个窗口接件出件、一张表单规范申报要件、一套机制保障措施落地。
通过推进“五个一”改革,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由203项压减至100项;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政府投资项目最长8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50个工作日。
不仅如此,“只进一家门,办理多家事”成为重庆工程建设审批领域的新常态。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厅自2018年8月运行以来,整合19个市级部门和单位分散设立的服务窗口,将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大厅“一个窗口”接件、出件。截至目前,全市各区县均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厅,共受理项目31200余个、事项152700余件,群众满意率99%。
小型建设项目“三减一提”
企业省时省力又省钱
工程审批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审批流程简化,诸多降成本举措也让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位于西彭工业园区的重庆新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去年计划建设厂房、综合楼等,总建筑面积约6225平方米,通过办理小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减少审批事项15项、节约建设周期3个多月。
“重庆针对小型低风险项目的政策红利,为我们既省时间又省钱。通过申办小型建设项目,公司的建设配套、供排水、监理等费用减少20多万元!”新宝丰电线电缆公司总经理曾伍阳开心地说。
曾伍阳所说的小型低风险项目改革,是2019年底市住房城乡建委对标世行标准,针对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出台的改革措施,受益对象为未使用公共财政投资的新建、改扩建的工业项目、仓储项目,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且不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或危险品的项目。
我市对小型建设项目审批可实行简易验收,通过“三减一提”(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提质量)方式,使得办理全流程审批环节从32个减少为4个,审批总用时从过去的180多天缩短至16天,全流程零费用。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冲击,我市去年又推出支持政策十三条,内容涵盖网上审批“不接触”服务等,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今年下半年,我市还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体外循环”“隐形审批”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升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