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唯有读书和旅行不可辜负,而毛姆的《刀锋》自然是合适的旅行搭档,让我在如沐春风里,跟着故事主人翁拉里进行了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
《刀锋》讲述了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亲眼目睹战友为救自己而中弹牺牲,深受震撼,进而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问。战争结束后,他不甘屈从俗世的安排,辞退了前程远大的工作,和漂亮的未婚妻解除了婚约,开启了一场翻越刀锋的旅程,最终走向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得救之路。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的摆布?”这是拉里对生命发出的叩问,并花多年时间去寻找其中的答案。他一边大量读书一边研究哲学,从中寻找力量和智慧。他周游世界,在农庄打工,在煤矿井下干体力活,在轮船上当水手,通过不断地尝试各种生活,投身其中来追求生命意义。
“剃刀锋刃,越之为难。智者有云,得道弥艰。”这是毛姆为《刀锋》书写的引言,也阐释了“刀锋”这两个字的来源。刀的锋刃不好越过,可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越过它的方法。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每个人选择的人生目标也不同。庸俗虚荣的伊莎贝尔追求优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势利一生的艾略特追求上流社会的交际生活,老实善良的格雷追求深爱的伊莎贝尔,风尘女子苏珊追求稳定艺术的生活,放浪形骸的索菲追求情感。他们都在选择那条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己的人生,过着在世俗眼中的完美生活。
毛姆带着理解去塑造他们,始终不带一丝偏见地观察每一个人物,分析他们的内心,并让每个人都得偿所愿。最终,拉里得到了他追寻的生活和意义;伊莎贝尔得到了巨额财富,活跃于上流文化圈;艾略特成为了社会名流,宴会交游不断;格雷找到了稳定而赚钱的工作,而且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苏姗拥有了一个安全幸福的港湾;索菲虽离开人世,但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人生就如一次旅行,现实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拉里的影子,总是带着初心上路,但有多少人走得久了、远了,便渐渐忘了初心,有时候变成了艾略特,认不清自己,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时候又成了伊莎贝尔,在物质层面的泥潭里愈陷愈深。
我们无权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评判,但只有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从容,旅程中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去一所著名大学演讲时,有一个提问环节。其中有一个大学生递来纸条问:“请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毕淑敏发出了惊人之语:“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全场顿时愕然!
接下来她又说:“正因为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每个人才要树立一个美好的理想,并通过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从而让人生变得充满意义!”全场顿时爆发出一片掌声。
关于人生的意义,从来就没有非对即错的标准答案,也没有非此即彼的唯一答案。但无论生活怎样对待我们,风一程,雨一程,我们都要心存希望,不随波逐流、不浑浑噩噩,让苦难磨练人生,让挫折激发斗志。那么,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将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正是因为我们都想越过心中的那把刀刃,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么?